杨聪财指出,灾后一个月内若出现恶梦、闪回、焦虑、易怒或逃避谈论灾情等反应属正常,但若超过一个月仍持续并影响生活,就可能是PTSD。根据经验,大约有一半的灾民与救灾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且多需3至5年持续追踪与治疗。
他建议,面对创伤要从「身、心、社会与灵性」四面向同时照护。身体上要维持基本作息,确保能睡、能吃、能动;心理上若症状严重应寻求精神科或心理师协助,透过认知行为治疗修正负面想法;社会上则仰赖亲友陪伴与政府长期辅导;而在灵性层面,信仰与重新找到生命意义,也能给予灾民力量。
杨聪财强调,创伤复原是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暂的热心探访就能结束。他呼吁政府、社区与民众携手合作,从物质到心灵共同重建,帮助受灾者走出阴霾、重获新生,「当我们一起面对创伤,就是让希望回来的开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中猪瘟案暂无扩散 防疫应变所:40场猪场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