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统计,今年截至10月20日,国内累计28例屈公病确诊病例,全数为境外移入。感染来源以印尼最多(16例)、菲律宾7例、中国广东省3例,其余分布于斯里兰卡及孟加拉。境外移入病例数创近6年同期新高,过去2020至2024年同期仅1至15例。全球方面,美洲巴西疫情最严重,亚洲中国广东省今年7月起疫情持续,近一周新增2,086例病例。
屈公病由带病毒的白线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传染,潜伏期2至12天。症状包括突发高烧、关节痛、头痛、肌肉痛、恶心、呕吐及皮疹,症状持续约3至7天。65岁以上长者、新生儿或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者属高风险族群,感染后易出现重症。
疾管署提醒民众,近期虽气温转凉,但白天仍适合病媒蚊活动,应清除住家积水、落实「巡、倒、清、刷」,降低感染风险。前往中国广东省或其他流行地区者,应穿长袖衣裤并使用含DEET、派卡瑞丁或IR3535的防蚊液;返国后如出现发烧、关节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游史、职业史、接触史及群聚史(TOCC),以利及早通报及治疗。

有人一次住3年!国泰慕轩饭店加盟万豪 房价上看7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