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60岁以上的台湾人约有一半患有退化性关节炎,女性又比男性多。李宜轩表示,近年甚至出现「年轻化」现象,不少50多岁的人就有骨刺或关节磨损,主因是运动姿势错误、过度使用或完全不运动导致肌肉萎缩。早期会感觉膝盖「喀喀响」、久站会酸;中期开始活动受限,晚期则连休息都痛,严重者得更换人工关节。
李宜轩说,若病情仍在中度前,通常可靠药物、复健、减重与肌力训练改善;但不适合手术者,可考虑「高频热凝疗法」。此疗法原本用于治疗下背痛与坐骨神经痛,现在也能精准止住膝关节痛。医师会在局部麻醉下,以X光定位导针至膝盖三个主要神经点,再输出电波热能,使痛觉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效果通常在术后一周内出现,可维持半年至2年。
李宜轩提醒,膝盖要用一辈子,平时应多做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脚踏车、瑜伽或股四头肌训练,帮助维持关节功能。若出现膝盖卡卡或疼痛,不要拖延就医,也别乱信偏方,以免错过治疗时机。医学进步,害怕开刀的病人也有多种止痛方法可选,应与医师讨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力挺郝龙斌选党魁?蒋万安笑而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