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大学研究团队日前在国际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发表最新成果,利用人类肝脏细胞模型,观察4种常见PFAS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物质会造成肝脏脂肪堆积,甚至启动与肝癌相关的讯号路径,增加脂肪肝和肝癌风险。研究还显示,男性与女性细胞反应有所不同,显示性别差异可能会影响疾病风险。
研究进一步指出,不同PFAS有不同的毒性表现。例如,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己烷磺酸(PFHxS)特别容易增加肝脏脂肪;全氟壬酸(PFNA)则会启动氧化压力、DNA修复和发炎通路,被认为最可能诱发癌症;至于全氟辛烷磺酸(PFOS),主要影响男性细胞,可能促进肿瘤发展。所有PFAS也都抑制免疫功能,让身体更难抵抗肿瘤。
其实,这并非第一次有研究提醒PFAS的健康风险。过去已有科学证据显示,PFAS暴露与糖尿病风险增加31%、甚至提升结直肠癌细胞活力有关。再加上瓶装水和部分自来水都能检出PFAS,日常暴露的风险不容小觑。不过,专家建议,透过煮沸或使用活性碳滤水器,仍能有效降低饮水中的PFAS浓度。
医界提醒,虽然目前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细胞或动物实验阶段,但科学证据逐渐指向PFAS对肝脏、代谢与癌症风险的危害。对一般民众而言,日常生活中可透过减少使用含PFAS产品、聪明挑选餐具与化妆品,以及确保饮水过滤设备维护得宜,来降低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HPV病毒掀热议 医破传闻:得菜花别拿公厕当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