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一般外科主任王俞杰指出,约8成的胆囊炎与胆结石有关。很多患者会以为自己是胃痛,吃胃药却没效,甚至照胃镜也看不出异常,结果延误了治疗。其实胆囊是负责储存和释放胆汁来消化脂肪,当胆汁浓缩或流动不顺,就可能逐渐形成胆结石。一旦结石卡住,可能造成胆囊炎、黄疸、胆管炎,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败血症。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黄子佼「加油囍事」上身 停工养出鲔鱼肚(狗仔直击)

胆结石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肥胖及有生育经验的人。王俞杰提醒,若健检发现结石但没有症状,可以先观察;但若出现典型警讯,例如饭后右上腹痛、黄疸、灰白便或反复发烧,就要尽快治疗,必要时须切除胆囊,以免病情反复或并发更严重疾病。

王俞杰强调,胆结石一旦有症状,往往会反复发作,而且愈来愈严重。随著年纪增加,身体承受的风险更高,手术也会变得困难。因此及早治疗才是避免恶化的关键。他也呼吁民众日常应少吃油腻食物,并定期做健康检查,才能降低胆结石发作风险,维持良好生活品质。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国旅真惨?交长举7家饭店来台澄清 垦丁「快速公路」将重现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