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医师指出,处暑在中医上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节,若照护不当,容易让体内阳气被寒气侵袭,或残留的湿热未清,导致消化系统、呼吸道或关节出现问题。常见的不适包括食欲差、腹胀腹泻、喉咙干痒咳嗽,甚至旧疾复发如关节酸痛。养生重点应放在「健脾袪湿、清热生津、固护阳气」,为秋天的干燥与寒凉做好准备。
推荐新闻:别点这道菜!餐厅老板吐实「花大钱吃剩菜」 曝4大地雷
在饮食方面,可以尝试「山楂茯苓薏仁茶」,有助健脾化湿、消食解腻,减轻疲倦。材料包括山楂10克、茯苓10克、薏仁15克、陈皮3克,加入800毫升水煮2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效果佳。此外,适度泡脚也能改善身体循环,例如用艾叶20克、生姜30克煎汤后倒入温水泡脚15分钟,可温阳散寒、缓解倦怠与关节不适。
中医也建议透过穴位与生活调养来保健:每天按压足三里穴、丰隆穴,可帮助健脾祛湿、补气强身;秋燥鼻塞时可按迎香穴舒缓。运动则以早晚轻缓运动如太极、八段锦为佳,能促进气血流通。简医师提醒,处暑期间饮食宜清淡少油腻,避免寒凉水果如西瓜、梨子,以免伤脾胃,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才能顺利平稳迎接秋天。

抗发炎吃对坚果 医师揭「排名冠军」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