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表示,这名患者平时饮食以熟食为主,没有国外旅游史,也没有从事户外活动或接触动物,家里没养宠物,住家周边也没有草丛或工地等高风险环境,甚至没有被蚊虫叮咬的情况,感染来源还在调查中。她在治疗后病情好转,目前已经出院。卫生单位已对她家中与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并监测与她接触的医院检验人员及家属14天,目前没有人出现疑似症状。
兔热病是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病原菌为「土伦病法兰西斯氏菌」,野兔、田鼠、水鼠等是主要宿主,病菌可存在于节肢动物与多种动物间传播。潜伏期通常为3至5天,但也可能长达14天。人类感染的途径包括被硬蜱、鹿蝇等叮咬、接触带菌动物组织、吃下受污染食物或水,或吸入带有病菌的灰尘。目前尚未有确定的人传人病例,但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常在野外活动者属于高风险族群。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卢秀燕「一个不能少」 823罢免牵动总统路!护7蓝委铺路2028
疾管署提醒,民众应避免接触野兔、囓齿类等野生动物,不要生食野生动物或畜肉。前往流行地区时,应穿长袖衣裤并使用政府核可的防蚊虫药剂。处理动物尸体(特别是兔子)时,要戴口罩与防水手套,并避免接触或饮用未经过滤消毒的水源。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人,如出现高烧、寒颤、淋巴腺肿、溃疡、咽喉痛、腹痛、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旅游史与动物接触史。

打工遇台风假怎么办? 3大出勤规范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