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事发后选择冷冰冰地以「考场公平、考卷已印」为由拒绝补救,甚至连启动重大事件处理、设置独立考场的建议也未采纳。这样的回应令人不禁想问:如果站在教育者的立场,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还会这么决绝吗?当错不在学生、责任明明在学校和老师,为何不先想办法救人,再讨论惩处?

当下的考场秩序当然重要,但教育本身就是为了人而设立的。眼看著23名孩子辛苦准备三年,最后却被推上错误的战场,他们的无助、愤怒和不甘,却只换来一句「无法修正」的放弃。

相关新闻:建台高中分科测验「报错科」!23学生枉苦读3年 校方认错了

至于建台高中,发表声明认错、强调「承担责任」,说穿了也只是场面话。那些负责报名、核对的老师跑得无影无踪,就算被揪出来顶多申诫了事,考绩可能连刮伤都没有,而学生呢?必须先上阵凌迟自己、面对自己考错科目后的不如人,人生计划被搅乱、未来全盘打乱,却只能怪自己倒楣,默默承担。

这场风波再次暴露出教育体系的冷酷无情:学生相信老师、信任学校集体报名的制度,结果这个制度在最关键的时刻失灵,却要求他们独自面对后果;而教育部和大考中心则躲在「公平性」与「程序」的盾牌后面,不肯伸手相救。这样的「法味」教育,又要如何教会学生成为有人味、有同理心的人呢?

苗栗县长钟东锦说这件事是受害学生人生的「第一课」,但人生的第一课并不该是被体制抛下、学会独自承担他人错误。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无论发生什么错,都先想尽办法把孩子拉起来,再来检讨责任;而这次,最该被记住的,是大人的凉薄。

延伸閱讀:壹短苹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开第一枪「停用街口支付」!全国电子宣布暂停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