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台高级中学于今年大学分科测验报名程序中,因误用往年表格导致部分学生报考科目错误,经统计,该校今年毕业学生共计134人,透过其他管道录取学校学生计107人,本次报名分科测验学生27人,其中漏报数乙、多报历史计3人;漏报生物、多报历史计5人;漏报历史、多报生物计15人,受影响学生共计23人。

热门新闻:建台高中分科测验「报错科」!23学生枉苦读3年 校方认错了

事件传出后,苗栗县政府、国民党立委邱镇军及无党籍县议员曾玟学等人,分别透过管道向教育部、国教署、大考中心等单位,为学生争取补救机会,但教育部今天正式回应,考量公平性与试务风险,决定不予变更考科安排。

邱镇军在脸书发文说,他能理解教育部的顾虑,考场制度庞大、环节繁多,临时变动确实存在风险,也牵涉全国三万九千名考生的公平性,这些都是政府部门需要面对的责任,但他也必须诚实的说,「如果制度只能处理常态,却无法面对例外、提出任何弹性与补救机制,那这本身就是制度的局限。」

邱镇军说,他的立场很清楚,校方在报名流程中明显失职,后续一定要由主管机关彻查、究责、改善,但今天,真正能决定是否给这 23 位学生一条补救之路的,不是学校,而是教育部与大考中心。学校的疏失,是错误的起点,但中央选择不补、不改、不给机会,才让这场错误变成了真正的伤害!

邱镇军强调,他会批评教育部与大考中心,是因为他们握有资源、权限与制度设计的主导权,而当手握权力的主管机关,只用一句「无法处理」来画下句点,「我怎么可能不追问?」

教育部说「学生也有责任,没有上网再次确认报考资料」,邱镇军说,他不否认,但他要问的是,当制度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集体报名,这些学生信任学校、信任流程,许多人甚至是第一次参加大考,在规定内完成报名流程后,根本不会料到整批科目被报错,唯一有能力补救的主管机关,选择用「学生也有责」作为说法,这难道合理吗?

邱镇军说:「当制度出错,责任不该全推给最没有权力的那一群人!」这些学生,有人准备了生物,却被迫考历史,有人读了历史,却临阵换成生物,所谓的「公平」,在他们身上早已不复存在,所幸县府已承诺为这 23 位学生成立专案辅导小组,协助志愿选填。

邱镇军说,接下来他也会持续要求教育部与国教署,针对这起事件进行制度性检讨,未来面对类似情况时,是否能有更具弹性、更有同理心的应变机制,让公平不再只是一句话,而是真正能落实在每一位学生的命运里。

建台中学今天上午在脸书发文,表示关于分科测验报名作业疏失一事,学校已于第一时间进行内部调查并查明为行政流程上的疏漏,「对于因此造成学生与家长的困扰与不安,我们深感遗憾与歉意,并正积极协助每位受影响学生进行后续升学规划与心理支持。」

建台高中发声明致歉。翻摄建台高中脸书
建台高中发声明致歉。翻摄建台高中脸书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梨山水蜜桃电商、超市全面上架 结合甜点品牌推创意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