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吕国臣说法,目前《气象法》灾害天气仅包括低温、大雨、豪雨、强风等,并没有提到高温。但现在全球暖化,动辄超过36度的极端高温愈来愈常见。气象署虽然早已设有高温灯号,像是38度以上亮橙灯、连续3天38度则亮红灯,但未来将把这些列为「特报」,赋予更多法定应变权责。
吕国臣指出,把高温资讯从「即时讯息」改为「特报」,虽然形式不同,但意义重大。因为一旦列为特报,地方政府就能启动相关应变措施,例如过去有低温特报时,地方会展开关怀行动,农业部也会通知农民防寒,未来若有高温特报,也可能启动降温或劳工保护机制。
推荐新闻:独家爆料|贵妇百货吃7590元高级法餐 肠胃炎狂泻!餐厅卸责只问:要不要花篮慰问
据ettoday报导,至于大家关心的「高温假」,吕国臣表示,目前尚未有明确规定,但未来若高温特报成为正式法令,政府将有依据制定针对特定产业或劳工的防晒、降温对策,是否要给假,就交由各部门自行评估决定。
此外,气象署这次修法也强调资料「原则开放、有效管理」,希望让气象资料更容易被民间使用,促进气象产业发展。人员培育方面,也将引进第三方认证与训练制度,提升气象相关专业能力,全面迎战极端气候带来的挑战。

日夜温差超过15℃!今热飙35℃干燥 这日起变天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