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膀胱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频尿、急尿、夜尿,以及当膀胱胀满时,耻骨或下腹部会隐隐作痛,排尿后才稍微缓解。这类患者的尿液检查通常不会显示明显感染迹象,服用一般治疗膀胱过动的药物效果也不佳。若出现这些症状,经验丰富的泌尿科医师会将间质性膀胱炎纳入诊断范围。

吕医师曾遇过一名21岁的大三男学生,平时就容易焦虑,经常频尿、急尿,甚至下腹疼痛,考试前症状更是加剧,连排尿时都会感到疼痛,严重影响生活。他接受尿液检查后未发现感染问题,服用多种膀胱相关药物也没改善,最后透过膀胱镜确诊为间质性膀胱炎。经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终于能够专心面对学业,不再因为尿意崩溃。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民众党2026存亡战!黄国昌先过4大关 后柯文哲时代全面剖析

这种病经常与「骨盆腔疼痛症候群」归类在一起,因为它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长期慢性发炎导致膀胱壁受损。患者常形容急尿时有「快要尿裤子」的感觉,甚至真的会发生意外,伴随膀胱疼痛、下腹痛,让人身心俱疲。由于长期的不适与影响,许多患者也会伴随焦虑、忧郁等情绪问题。

诊断方面,医师会先透过尿液分析、尿液细菌培养排除感染问题,并利用影像检查确认没有结石、肿瘤等疾病。最终,透过膀胱镜观察膀胱壁是否有点状出血,或进行膀胱壁切片检查来确诊。治疗方式分为四个阶段,包含压力调适、药物治疗、膀胱内灌注、肉毒杆菌素注射,严重时甚至需进行膀胱手术。此外,近年来还有生长因子灌注、PRP高浓度血小板治疗、低能量震波等新技术,部分患者已见明显改善。

间质性膀胱炎虽然影响生活品质,但透过正确诊断与治疗,还是能有效控制症状,摆脱频尿、急尿的困扰。

延伸閱讀:王大陆逃兵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今变天!北台湾湿冷急冻 这天跌破7℃「再战今年最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