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旅美中国问题专家邓聿文指出,最能解释北京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为触犯政治权威,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感到背刺与政治羞辱,「必须挣回面子」。
德国之声17日刊登邓聿文文章,分析指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说踩了中国4条红线。
邓聿文指出,第一道红线是挑战「一中原则」,暗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触及核心利益。高市早苗在首相任内,且在国会这样的国家权力场域表达「台湾有事」的相关言论,对北京而言是公开否定1972年中日建交的政治基础,是对「一中原则」的直接挑战。
邓聿文指出,第二道红线则是唤醒侵略史的集体记忆,引发北京对日本军国主义回潮的警觉。高市此番说法在中国舆论中迅速被等同为「日本右翼借台湾问题重新包装旧的战略动员框架」,北京警惕日本可能正在酝酿「借台湾问题解禁自卫队,实现国家正常化」的路线图。
第三道红线则是高市在釜山中日峰会上对习近平表示希望稳定双边关系,坚持1972年的建交立场。但回国一周后就发表「台湾有事」说,被视为蓄意背刺和政治羞辱。邓聿文表示,这一点外界极少讨论,北京更不会提,因为涉及习近平的政治权威,但实际上是最能解释北京反应如此激烈的一个原因。
他说,这样前后不一的言行,在中国政治语境中等同于对最高领导人权威的挑战,而对拥有高度权威的习近平,对其个人政治尊严的触犯尤其不能容忍。北京对高市的愤怒在相当程度上是对这种「背刺」的反应,而非单纯的政策分歧。
邓聿文表示,这一点尤其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中国大使金杉宪可看出。「奉示召见」这一外交措辞,意味著交涉指令来自更高层级,甚至是习近平本人,而不是外交部的正常业务操作。
邓聿文指出,第四道红线为破坏中国对外威慑的示范效应,推动台湾问题进一步国际化。他说,北京最担心的局面是台湾问题从当前的中美角力,变成广泛的西方国家与中国多边对抗。
未来西方国家甚至个别非西方国家也可以按这个方式公开支持台湾,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就会被踩破。北京绝不可能容许日本成为「示范效应」的源头,因此必须强硬回应。
邓聿文认为,未来几周,北京的反制力度高机率不会下降,而会继续升级。若高市坚持不收回言论,中日关系将很可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陷入一个难以逆转的新阶段。
火線話題 | 中日冲突越演越烈
這篇報導屬於「 中日冲突越演越烈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