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大利大报「晚邮报」(Corriere della Sera)今天发表一篇专论分析,中日最近因台湾议题陷入高度紧张,深层背景因素是日本打算重建军备,让中国深感不安。日本拟重建军备的理由与德国相同,皆面对充满野心的强大邻国,及无法承诺保障安全的美国。
分析认为,日德都曾是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成员,尽管现在已和当初的帝国或军国主义强权不同,但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唤醒德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唤醒亚洲的「日出之国」,让日德奋起重整军备挑战中俄,这是普丁与习近平政策的大败笔。
义媒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提到中国若入侵台湾,也是对日本国家安全的攻击,这并非新鲜事也难以反驳,台日关系本就极为牢固,中国并吞台湾无疑对日本是严重打击;中国对此反应强烈,因为中国认为日本可能将保卫台湾纳入战略考量,无论美国是否采取行动。
分析指出,目前日本重整军备还只是纸上作业,日军要真正对中国解放军构成威胁,还需大量时间、金钱及人民观念转变。然而习近平已预见一个迫切问题,日本在区域拥有领先财富与科技实力,有潜力成为制衡中国军国主义的堡垒,即使美国决定部分撤军。
分析也说,东京也可能成为新联盟网络核心,或许还会与南韩、澳洲联手,甚至延伸至印度,建立一道屏障,阻止中国主导整个亚洲。正是基于此设想,习近平的外交体系才对高市言论做出如此强烈反应。
义媒分析,地缘政治不喜欢出现真空,若美国减少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中国已积极扩张准备接手,中国海军、海警针对邻国的军事挑衅不断升级,该地区所有主要国家都将面临两难,沦为北京的附庸,或准备填补美国留下的权力真空。
晚邮报观察,日本、南韩、纽澳、印度近期的政治发展都表明,区域各国试图「填补美国权力真空」的可能性更大。这与欧洲近期局势类似,普丁侵略乌克兰本可能引发其他邻国的顺从,目前情况则恰恰相反。
义媒从历史角度分析,促使德国重新武装,可能是普丁犯下最灾难性的政治错误,因为北约(NATO)或美国从未侵略俄罗斯,德国在20世纪曾2次入侵俄罗斯。同理,激励日本重新武装对中国领导人同样是自讨苦吃。
报导结语指出,美国过去对欧亚安全扮演关键角色,在欧洲,北约成立是为了「阻挡俄国,留住美国,压制德国」,德国裁军是美国曾为欧陆带来的战略资产;亚洲没有北约,但日本军备弱化也是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制定的「和平宪法」所致。若日德2大区域强权都重新武装,象征习近平与普丁的领导失策。(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