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上周访德行程满档,除了在「柏林自由会议」发表台湾卸任总统在德首次公开演说,也参访欧积电、智库,与德国国会和邦议会议员对谈,并接受世界报(Die Welt)与Table两家德媒专访。
Table今天刊载专访内容,从蔡英文卸任后的生活谈起,也聚焦她对世界局势的观察与台湾政治现状。
「卸下总统职务的那一刻感觉很美好。」蔡英文告诉Table,在任8年期间,台湾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与总统相关,即便不是她亲自做出的决定,结果仍需由总统承担,面对外界批评、深夜处理紧急状况更是家常便饭。
她说,担任总统「既是一种挑战,也是特权」,虽然为此付出代价,但她从未后悔这个选择。她笑说:「至少现在人们知道,女性可以把这份工作做得一样好。」
Table指出,蔡英文卸任后以「非官方大使」身分持续在国际间奔走,对于邦交有限的台湾而言,这项角色格外重要。尽管卸任,她仍在全球民主阵营间积极互动,接续副总统萧美琴在「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的演讲,在柏林自由会议发表谈话。
谈到全球贸易战,蔡英文表示,美中贸易战与科技封锁正在重新塑造供应链,而台湾正处于关键位置。
蔡英文指出,「台湾握有进入AI时代的钥匙,因为生产的晶片与AI伺服器极具竞争力」,台湾技术领先。
Table分析,台湾先后在德国、日本与美国设立半导体据点,背后并非单纯的产业布局,而是一种结合政治、经济、科技与外交的全新「科技外交」。
蔡英文解释,这样的布局同时具备战略目的:透过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对中国形成「不要对台湾做出激烈行动」的吓阻。她强调,若台海生变,「整个世界经济都会受到冲击」。
面对日益险峻的威权威胁,蔡英文呼吁民主国家合作,建立坚固的民主联盟,特别是在假讯息与认知战泛滥的今天。她指出,许多威权工具在亚洲与欧洲相似,各民主国家应加强合作。
对于台湾内部围绕两岸议题的激烈政治对立,蔡英文则展现从容。她表示,民主社会中的争吵与辩论很正常,但最终仍须找到共识,「我们或许不喜欢彼此,但大家都希望维持现状与民主」。
访谈末段,蔡英文谈起卸任生活。当不在海外出访或与智库团队工作时,她最珍惜能重新「安静阅读」的时间;家中两只狗与两只猫在台湾小有名气,不仅有自己的维基百科页面,选举期间还成为周边玩偶原型。她笑说,如今生活中最大的挑战是「每天都能把牠们喂饱」。(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