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KTV新闻报导,日本全国知名观光地京都,近日出现了明显的「异变」。今年以来,京都的计程车司机都深有感触:「日本客人几乎没有了,少很多。现在大概9成都是外国人。」
根据统计,日本人入住京都的人次持续下降,甚至在4月较去年同期大跌约25%,「日本人京都离心」愈来愈明显。
另一方面,与京都形成反差、表现最亮眼的竟是奈良。
奈良曾在2021年创下「全日本住宿人次最少」的纪录,是名副其实的「无法住宿的都市」。但近年状况急转,加上高市早苗首相的家乡加持,更让奈良人气水涨船高。
不过,观光客到了夜晚却惊呼:「人去哪了?现在才7点耶,怎么像深夜一样?」奈良的「夜间过早熄灯问题」对观光客来说极为不便。
京都在11月进入赏枫旺季,街上满满是人,光是行走都困难。外国旅客兴奋地表示:「我们去了大阪再来京都,想把能做的都做完!秋天的寺院真的太美了」「京都的文化独一无二」。
但在地工作者却说,已经明显感受到异常:「如果我英文会更好就好了。不过大多旅客直接把目的地拿给我看。日本客人真的很少。」
航空与旅游分析师鸟海高太朗表示:「日本人过去2年间明显呈现『京都离心』。因为公车上不去、搭不到、太拥挤,日本人重视『安静、慢慢看』的旅游体验,但现在已经做不到。」
那么,日本旅客跑去哪了?根据观光厅资料,答案不是大阪,而是「奈良」。
奈良拥有奈良公园、东大寺等世界级景点,却曾是「住宿最少」的都市。然而近年饭店开业潮涌现,状况大幅改变。
像「紫翠拉格珠瑞酒店奈良」便以正仓院宝物为灵感设计客房,饭店业者表示:「入住人数明显上升」。
奈良县也在本周宣布,去年1整年住宿人数突破2010年热潮时纪录,创下历史新高。
鸟海分析奈良爆红的关键:「京都好的饭店,一晚不是10万日圆,而是20万日圆(约4万6千元台币)。奈良吸走了大量『付不起20万,但能接受10万元』的需求。奈良确实成了京都的替代地。」
观光客也说:「奈良比较安静」「也有世界遗产,想再看看历史」「京都真的太多人了」。
奈良饭店业者也期待「趁势把奈良整体的魅力推得更高」。
不过,采访深入后发现奈良观光面临最大瓶颈——「夜晚太早结束」。
下午5点半~6点,商店街开始陆续拉下铁门。有的店家说「今天下雨所以提早收」,也有的苦笑表示「虽然知道现在关门太早,但看起来客人也…」。
白天拥挤的奈良公园,到晚上6点后却变得空无一人。
受访者甚至笑说:「这么暗我还想说会不会遇到熊。」
难得找到的观光客也困惑:「附近都没开,全部关了」「现在是深夜吗?」「现在才7点耶」。
唯一亮著灯的是今年10月刚开幕的夜间观光据点「NARAMILE」,可以用日币500买当地酒、看特产。奈良县观光局希望旅客「喝一杯后再走进奈良街区」,但营业时间只有到晚上8点。
当地为扭转形象,7年前开始举办「夜市」,目前举办10次,每次到晚上约10点都非常热闹。
商店街代表前田孝登说:「大家都说奈良晚上不能玩,但其实完全可以!希望透过夜市让大家感受奈良的夜。」
奈良是否能成为「晚上也一定要去」的城市?奈良的逆袭还在进行中。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