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台军事挑衅不断,台海情势受到国际关注,韩国前总统尹锡悦任内多次强调维护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则曾表示,韩国应与台海两岸冲突保持距离。


华府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GTI)研究员宋济民(Ben Sando)近日邀请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William and Mary)助理教授、韩国政治专家赵恩雅(Eun A Jo)在podcast节目分析李在明政府的对台政策。


李在明6月就任韩国总统,赵恩雅在podcast节目中表示,现在判断他的两岸政策将如何发展还言之过早,但可推测李在明会在某种程度上偏离尹锡悦的「战略清晰」立场。李在明强调务实主义,这在韩国情境下,通常被解读为更具民族主义色彩的外交政策路线;他也曾表达不希望被迫在美、中之间做出选择。


赵恩雅观察,这些迹象显示李在明将让「战略模糊」重新成为韩国外交政策的基础,这样的立场意味在两岸政策上,「他的政府大概不太可能像尹锡悦那样为台湾发声」。


被问及李在明政府5年任期内可能的对台政策方向,赵恩雅分析,李在明可能会主张和台湾加强经济或贸易合作,特别是在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发动贸易战后。


她说,从李在明的竞选承诺中可看出他的经济政策似乎会以「科技导向的伙伴关系」为核心,包括半导体、人工智慧与绿能等领域,「这也许是韩国与台湾共同的机会、也同样面临脆弱性的产业」。其他潜在合作领域还包括研发与先进制造等方面,但「这些合作可能必须低调进行」。


另一方面,赵恩雅认为,台湾发展对韩关系时,可能需要采取更加细腻且多边的策略,「就目前而言,深化双边关系的自然途径在于贸易与科技领域」。


她分析,台、韩面临同样挑战,都需要降低中国及美国经济胁迫的风险,在此情况下,透过多边架构低调推动高层级的研发或贸易合作,「或许能让韩国在维护台海稳定上有一定利害关系」,同时又不会把双边关系推向军事层面,避免迫使李在明封闭任何合作空间。


在安全议题方面,赵恩雅认为,李在明政府不会推动任何可能让韩国面临中国外交施压风险的政策,而台湾议题正是容易触发这类反应的领域。(中央社)

 

韩国总统李在明(右)会见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路透社
韩国总统李在明(右)会见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路透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从商界到捷克众院议长 日捷混血冈村富夫反移民反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