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熊害为何如此严重,专家表示,熊主要在深山活动,不过由于气候变迁,今年橡实、栗子等果实歉收,熊群吃不到东西提早结束冬眠,只好下山觅食。北海道监视器曾拍到重达400公斤的巨熊,体型巨大塞不进捕兽笼,甚至有民众目击熊无视来来往往的车辆在大马路上闲晃,景象触目惊心;岩手县日前也通报有熊在校园出没,之后更闯入地铁站,虽然没有造成伤害,不过也已经让民众吓破胆。除了目击次数最多的这些地区,光客聚集的京都岚山、东京郊外也接连传出熊踪,就连知名的合掌村也传出有熊用树枝做窝,目前只剩冲绳以及九州尚未传出熊出没事件。

北海道马路上竟看到棕熊逛大街。斜里町提供
北海道马路上竟看到棕熊逛大街。斜里町提供
北海道出现塞不下捕兽笼的巨型棕熊,体重推估破400公斤。翻摄自北海道新闻
北海道出现塞不下捕兽笼的巨型棕熊,体重推估破400公斤。翻摄自北海道新闻
岩手县宫古市车站外有熊出没,路人吓到拔腿就跑。翻摄自X
岩手县宫古市车站外有熊出没,路人吓到拔腿就跑。翻摄自X

熊掌威力惊人!正面冲突不死也重伤

日本熊主要分为2种:只在北海道栖息的棕熊,以及分布于日本60%面积的亚洲黑熊。黑熊体型较小,相对怕人,而棕熊性情凶猛,高大身材直逼3公尺,重达700公斤,力量惊人。前世界拳王泰森挥拳力道大约500公斤,然而棕熊挥出一掌力量却可高达1500公斤,加上超过800公斤的咬合力、单臂可举200公斤,以及时速超过50公里的奔跑速度,赤手空拳的人类遇上了可说完全不是对手。有受害者脸部遭遇熊袭,脸骨碎裂、眼球喷出,颜面9成重伤,遇上熊袭就算不死几乎也都是重伤。

棕熊、黑熊、北极熊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女子约163公分高。翻摄自X @yibingsg_0
棕熊、黑熊、北极熊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女子约163公分高。翻摄自X @yibingsg_0
熊袭受害者鼻梁断裂、眼球飞出,颜面9成损伤。翻摄自X
熊袭受害者鼻梁断裂、眼球飞出,颜面9成损伤。翻摄自X

国安问题!熊学会猎捕人类为食

恐怖的是,今年这波熊出没除了到人类活动区觅食,用垃圾、家畜等填饱肚子外,部分吃过人的熊,甚至已经学到「人类不是对手,能够当作食物」,进而把「敌人」当成「猎物」。法医与野生动物学家指出,熊的智商相当于人类3到5岁,吃人的行为可能经由学习而重复出现,加上熊要在大量进食储存脂肪后才会冬眠,而熊在市区永远有吃不完的食物,因此可能延后冬眠甚至不冬眠,对人类造成更大风险。一旦发现城市熊的数量增加又有吃人的熊只时,当局务必谨慎处理,此时「偶发熊袭事件」已演变成「社区安全」甚至「国安问题」。

岩手县宫古市的熊在马路上行走。翻摄自X
岩手县宫古市的熊在马路上行走。翻摄自X
岩手县盛冈市住宅区有熊爬上树觅食。路透
岩手县盛冈市住宅区有熊爬上树觅食。路透

小泉出动自卫队!看到熊却不能开枪

秋田县近日接连传出77岁老人送报时遭熊袭遇害,以及79岁妇女采菇时遭啃食身亡,该县受伤人数高达60人。面对史上最严重「熊害」,当地政府向中央政府请求出动自卫队猎熊,4日终于获得新任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同意,5日起在秋田县鹿角市部署陆上自卫队,主要提供后勤支援,包括运送捕兽笼、处理熊尸、协助当地警察与猎人围捕等。碍于法规,自卫队并无法主动开枪射杀,而是交由专业猎人负责,不过警方6日紧急松绑规定,允许13日起开枪猎熊,还在秋田及岩手县部署有狙击手的小队,可见事态之严重。

新任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终于出动自卫队。路透
新任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终于出动自卫队。路透
自卫队在秋田县运送捕兽笼。美联社
自卫队在秋田县运送捕兽笼。美联社

出发前看一下!熊出没地图爆红

日本各地方政府除了在熊出没地区张贴公告提醒民众注意,也纷纷推出线上地图,标注近期目击热点,如秋田县的「クマダス」(KUMADAS)网站,还开放民众第一时间上传目击通报,更具时效性。若想一次了解日本全国状况,「KUMAMAP」则汇集了全日本的熊出没资料,还根据各名胜地点公布熊的目击次数,让前往旅游的民众能更一目了然。

过去1周日本各地几乎都看得到熊出没。翻摄自KumaMap
过去1周日本各地几乎都看得到熊出没。翻摄自KumaMap

旅日必收!防熊5大要点

由于先前传出露天温泉员工被熊攻击叼走,专家建议今年冬天打算赴日旅游的民众,尽量避免泡露天温泉,同时遵守下列5点避免成为熊袭目标:

1. 切勿单独行动:郊区及登山步道更要结伴同行。

2. 携带防熊喷雾或宝特瓶:声响可让熊离开,不过可能不适用棕熊。有一派反对使用熊铃,认为反而会吸引熊前来。

3. 勿携带或乱放食物:甜食气味会吸引熊靠近。

4. 清晨与傍晚别上山:这是熊活动最频繁时间。

5. 事前查询熊出没地图:除了东北地区与北海道,前往京都、东京等大都市前也应先了解最新状况。

国人常去的东京、京都都出现熊踪。翻摄自KumaMap
国人常去的东京、京都都出现熊踪。翻摄自KumaMap

遇到怎办?棕熊黑熊大不同!

若不幸遇到熊,《壹苹新闻网》提醒民众,应分辨是黑熊还是棕熊,再采取相应对策:

- 不论遇到哪种熊都应该立刻停下脚步,冷静面对,缓缓后退,切勿奔跑以免激起熊的追逐本能。

- 勿直视熊的眼睛,以免被认为挑衅。

- 若黑熊直冲而来,应静止不动,这是熊的防御行为,若熊确认对方无害而开始后退时,可安静缓慢拉开距离。

- 若遇到棕熊,可跪地趴下腹部贴地,双手护住头颈部装死,直到牠离开。不过这招面对黑熊则不管用,必须全力反击,并保护熊最爱攻击的头、脸部位。

岩手县接连传出熊咬死人事件。路透
岩手县接连传出熊咬死人事件。路透
专家建议遇袭时采取护住头颈的防御姿态。翻摄自ANN News
专家建议遇袭时采取护住头颈的防御姿态。翻摄自ANN News

保育过度,台湾也可能步后尘?

台湾黑熊今年数量增加,花莲卓溪乡甚至发生人熊严重冲突事件,熊害是否也会在台湾上演?台东县议员陈宏宗4日质询表示,过度保育导致黑熊、山羌等族群泛滥,甚至逼近民宅,去年底花莲就有熊闯入养鸡场饱餐,今年4月更有熊啃食犬只遭巡护人员枪杀,「野生动物族群不断扩大却没人管」,要求政府及早防治。台东县府农业处长许家豪表示,已推动黑熊监测计划与补偿机制,民众设置电围网防护只需分担3分之1费用,会持续协助农民兼顾安全与生计。

台湾黑熊掠食犬只遭开枪击退,伤重不治。林保署花莲分署提供
台湾黑熊掠食犬只遭开枪击退,伤重不治。林保署花莲分署提供

火線話題 | 日本熊害

這篇報導屬於「 日本熊害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ITF旅展开跑!赖清德喊2030年国旅破兆 单身年收入62万免缴税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