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美国专家则没有特别提到,未来美国要有能力对中持续作战,必须自行生产晶片,是否代表美国现在没有能力保护台湾?
以及,目前台湾供应全世界超过95%先进晶片,美国在获得一半的晶片制造能力之后,已经足够美国自用还有剩,是否就没有必要劳师动众,远赴万里之外保护台湾了?
中央社报导,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27日受访时,重申即将与台湾达成贸易协议,已向台湾提出美台在半导体产能上达到50:50的构想。他也回应台湾对失去「矽盾」这层安全保障的疑虑,强调美国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护台湾。
●美国晶片生态系短时间赶不上「五五分」目标
美国拚台美晶片制造五五分,台湾经贸办审慎以对,华府智库「资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负责全球创新政策的副总裁埃泽尔(Stephen Ezell)则说,要在川普剩余任期内达成的可能性极低。
他今天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表示,目前台湾每月总共生产570万片晶圆,而2022年美国只生产112万片。现在随著「晶片法」(Chips Act)效应,美国的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占比预计由2022年的10%,提升至本世纪末的20%,每月晶圆产量上看340万片。
「但显然,即使这样也比台湾现在的水准低。」埃泽尔说,现实情况是,美国在提高半导体制造产量水准方面正取得实质进展。但如果说能在未来3年、也就是川普第二任期内内,就达到与台湾「五五分」的目标,那是个极高的奋斗目标。

●持续作战能力端视本土半导体产能
而台湾有意见认为「矽盾」(Silicon Shield)一失,也失去美国安全保障,卢特尼克的论点是,如果台湾掌握95%的晶片,美国要怎么取得这些晶片来保护台湾?难道透过空运或船运?如果美国掌握一半晶片,就有能力做必要的事。
埃泽尔指出,卢特尼克这番话确实有道理。美国当然需要强大而多元的本土半导体制造能力,这不只是为了维持经济活动,而是几乎所有高科技产业,从汽车到家电,都仰赖半导体。
「半导体无疑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关键,但对国防也至关重要。看看当前最先进的武器,例如极音速武器、无人机、人工智慧系统、监视卫星,样样依赖高阶半导体。」
他说,如果来自台湾的半导体供应中断,美国将需要强大的国内产能来持续支持作战行动。美国的国家安全,以及防御西方国家或志同道合国家,的确取决于美国是否具备在冲突情境下生产所需晶片的能力。
这就是晶片法的大方向。
2020年,美国的尖端半导体晶片产量战全球晶片总产量不到10%。埃泽尔说,这还是在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爆发之前,疫情来袭使半导体供应链中断,加上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升高、以及中国公然将美国视为对手等,确实让美国决策者意识到,本土生产足够的晶片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累积足够的政治意志让晶片法过关,为半导体产业提供520亿美元(约新台币1.5兆元)的支持。

●台湾健全半导体产业是第一道防线
埃泽尔另谈到对台湾矽盾的看法。他指出,这在于台湾能承受中国施加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压力。要做到这一点,台湾首先必须拥有强劲、高效运作、高附加价值的经济,而半导体产业绝对是支持台湾经济实力的核心,支撑著台湾军事与国安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台湾的「第一层矽盾」就是健全的半导体产业,强化台湾自我防卫的能力。
他表示,如今更广泛的说法是,台湾的关键半导体供应将迫使其他国家在冲突时挺身保卫台湾,例如美国可能因此有强烈利益动机护台,这个想法合理,但半导体可能不会是唯一的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