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中国国家文物局15日发布消息,指在青海省发现目前中国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被命名为「尕日塘秦刻石」(尕读音ㄍㄚˇ,年幼之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这一发现证实了秦始皇曾遣方士向昆仑山寻访长生不老药的史实,弥补文献记载的空白。


据中国官媒央视新闻、新华社报导,中国考古人员日前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发现一处秦代刻石。刻石位于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2号陡坎左下方,距湖岸约200公尺,海拔4306公尺,被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尕日塘秦刻石」总长82公分,最宽处33公分,刻字区面积约0.16平方公尺,距地面约19公分。全文共12行37字,文字风格属于秦篆,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字讯息。其中,皇帝、使、五大夫、臣、方、采药,以及年月日等文字讯息清晰可辨。

 

刻石就位于青海省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历经2000多年而保留下来。
刻石就位于青海省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历经2000多年而保留下来。

刻石位于青海省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指出,「尕日塘秦刻石」上的文字简单翻译就是,秦始皇派五大夫翳率方技家去昆仑采药,翳乘坐秦始皇三十七年三月己卯日的车到达这里,翳计算来程约二百五十里。


光明日报此前报导,石刻内容及其所在地理位置,解决了国人千古争讼的关于「昆仑」、「河源」的精确地望问题,记录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遣使向昆仑山寻觅仙药的历史事实,补全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当年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原内地使团之行,也实证了隋唐时期的「唐蕃古道」,在秦始皇时期已经打通了最为关键的环节。

 

秦始皇遣方士至昆仑山脉

报导又说,石刻的发现证实了秦始皇曾遣方士向昆仑山寻访长生不老药的史实,而且还通过这一探访昆仑的官方行动,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向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带拓展和延伸。


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指出,经实验室分析,刻石岩性为石英砂岩,耐磨性高、抗风化能力强。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分析,刻石面向东南,背山面水,遭受风蚀和光照高温辐射影响相对较弱,利于长久保存。刻石的岩性为石英砂岩,属高磨蚀性岩石,为其长久保存提供了必要条件,是刻石历经两千余年自然风化尚能保存至今的关键因素。刻字区域和非刻字区域的元素成分差异较小,未检出钨、钴等金属元素,因此排除利用现代合金工具凿刻的可能。


报导指出,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青海省文物行政部门,已将刻石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视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后续将针对扎陵湖、鄂陵湖区域,组织展开区域性考古调查,掌握周边文物遗存分布。

 

俄罗斯总统普丁(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谈到了长生不老的话题。路透社
俄罗斯总统普丁(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谈到了长生不老的话题。路透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鬼灭》真人版!他当众脱裤使「尿之呼吸」狂挨揍 网笑:别人的就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