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美国工业暨安全局(BIS)官网当地时间12日公告,以国家安全为由将32家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Entity List),其中包括23家中企。
这23家中企包括13家半导体企业、3家生物技术公司、2家科研院所以及3家供应链与物流企业。其中,又以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最受瞩目,其中国、新加坡分公司与台湾办事处均被列入;陆媒解读这是美方要全面封锁这些中国半导体企业研发生产AI晶片。
公告显示,上海复旦微电子还被标注「注脚4」(Footnote 4),认定其涉及高性能计算(HPC)及人工智慧(AI)晶片应用,因此相关外国生产的包含美国技术的物项也将被纳入出口管制。
对此,中国商务部今晚近7时发布措辞强烈的新闻稿回应。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国商务部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太、商贸物流等领域多家中国实体实施制裁。美方假藉维护国际秩序和国家安全之名,行单边、霸凌主义之实,将一己私利凌驾于他国发展权利之上,打压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企业,破坏其他国家之间正常的商业往来,严重扭曲全球市场,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还提到,9月14日起,中美双方将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反问:「美方此时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意欲何为?」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最后表示,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商务部官网晚间7时25分随即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晶片(Certain Analog IC Chip)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公告称,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7月23日收到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相关模拟晶片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晶片进行反倾销调查。
公告称,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初步审查,申请人相关模拟晶片的合计产量符合中国「反倾销条例」关于申请人资格的规定。同时,申请书中包含了反倾销调查立案所要求内容及有关证据。
公告显示,即日起,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晶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被调查产品描述和主要用途为,相关模拟晶片中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晶片(Commodity Interface IC Chip)和栅极驱动晶片(Gate Driver IC Chip)。
公告说,本次反倾销调查自2025年9月13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