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官网8月27日公布「针对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注意事项」,指出「凡是涉及中日历史的日期,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特别容易高涨,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外出时请随时留意周遭状况,尽可能做好各种安全准备」。
文中表示,今年适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已经播出相关电影和电视剧,还有各类纪念活动,未来也会有进一步安排。鉴于过去碰上与中日历史有关的日子,反日情绪往往会高涨,因此必须格外留意。外出时要警惕可疑人士接近,建议多人结伴外出,特别是有儿童的情况下,更要采取充分安全防范措施。
使馆建议,日本公民应该尊重当地习俗,与当地民众接触时注意言行、态度。在户外时,尽量避免使用周围人士能够听见的音量讲日语,日本人在一起也要尽量避免集体喧哗等引人注目的行为。此外,应该避免穿著一眼就能被推测出是日本人的服装,或携带相关物品。
随时注意周遭情况,尽量避免前往人潮聚集的广场,或是被认为会有许多日本人群聚的场所。一旦发现可疑人物或团体,不要靠近,立即离开现场。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由于中共9月3日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办九三阅兵,北京日本人学校考虑到交通管制等影响,将于9月2日至4日改为线上教学。此外,近来多起针对日本人的袭击事件,也加剧日本社群的不安情绪,更让日本政府对于九三阅兵的到来绷紧神经。
2024年9月18日,适逢「九一八事变」93周年,中国男子钟长春持刀捅伤一名上学途中的深圳日本人学校10岁日本男童,男童隔日不治。
9月18日与9月3日一样,是反日情绪特别高涨的特殊时期。深圳地方法院在今年1月审判中,认定钟长春「为了在网路上博得关注,杀害无辜儿童」,判处他死刑,3个月后执行。
2024年6月,苏州日本人学校附近一对等候校车接送放学的日籍母子被中国男子周加胜持刀行凶,随后周加胜登上校车继续犯行,挺身而出的随车女导护胡友平遭刺杀身亡。今年7月底,苏州市又发生一名日本籍母亲带著孩子在地铁站行走,突然被人用类似石头的物品攻击,母亲因此受伤。
因此,日本大使馆在这次公告中特别提醒,「带著儿童的情况下,务必采取充分安全防范措施」。
去年深圳市男童遇袭身亡后,日本外务省拨款4300万日圆(约新台币894万元),用于强化中国境内日本人学校的警备体制。尽管如此,仍难以消除不安。
事件发生后,由于对中国的治安感到不安,部分日本企业开始让派驻员工和家属暂时回国。朝日新闻报导,截至今年春天,中国9个城市11所日本人学校,在籍学生总数为3226人,比前一年减少11%,所有学校人数均有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