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日」下午挟多样台湾元素强势回归美国职棒大联盟华盛顿国民队主场国民球场(Nationals Park),不但由去年的试办升级为正式活动,千张套票更在一个月内售罄。主办单位指出,活动吸引逾2万人入场。
副总统萧美琴特别披上国民队球衣预录致词,表示一如美国,棒球在台湾广受喜爱、让人们凝聚。棒球不只是运动,更是共享的热情,也是台美人民深厚交流的体现。
「我们向台美之间的友谊,以及两国人民共同珍视的价值致敬」。
华府国民球场台湾日正值台湾再掀一波棒球热。约4小时车程外的宾州威廉波特(Williamsport)日前举行世界少棒赛,最后由东园国小少棒队赢得睽违29年的总冠军。
驻美代表俞大㵢今天接受联访时表示,侨胞今天踊跃到场,即是庆祝台湾自1996年后再度登上国际少棒殿堂、夺回总冠军的最佳方式。
台湾日不免俗地邀请啦啦队热舞,展现台式应援风格。观众席上一批马里兰男大生目不转睛。其中伊森(Ethan)表示,美国啦啦队通常只在篮球或橄榄球赛前登场,表演追求「肌力与美感」。乐天女孩动作幅度不大,相对更显优雅(graceful)。
「台湾的啦啦队有趣多了」,台美人南西(Nancy)说。台湾啦啦队会和观众互动,大家都熟悉同样的动作;小朋友甚至能上台与她们共舞,超级可爱。美国啦啦队则多半保持距离,跳一小段舞,「然后你就只是看她们表演」。
主办单位台顽千禧青少年基金会(MGY)共同创办人唐伯禹接受中央社采访时表示,台湾日对他最大的意义在于,台美人能借此向美国主流社会分享台湾特有文化,例如台湾人习以为常的筊杯,对美国人来说就是新奇。
唐伯禹回忆,最大挑战在于说服国民队理解啦啦队的重要性。「他们一开始不懂,为什么棒球需要啦啦队?」甚至质疑「在场上跳一跳就好,为什么还要大萤幕直播?」
他花了许多时间解释,才让国民队明白这是台湾棒球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乐天女孩离开球场时,美国球迷与啦啦队员沿途击掌,对他而言,正是「台湾文化被看见」的回馈;2026年NBA「台湾之夜」已在酝酿中。
台湾姐妹市协会副会长黄凯峰则用另一种方式延续台湾能见度。他今天也到场共襄盛举,并预告年度台湾珍奶节将于9月20日在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市(Rockville)举行。
奶茶节已成为大华府地区最受瞩目的台湾文化活动之一,但黄凯峰认为,不熟悉台湾的美国人仍不在少数,宣传不能中断。(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