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上周五在台北表示,公司正准备推出一款「针对人工智慧数据中心的新产品」,这款晶片是在最先进架构基础上,依照美国政府规范进行性能削弱的版本。他强调,目前仍需获得川普政府批准,「最终能否出售,取决于美国政府,目前还在协商之中。」

《纽约时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黄仁勋发言之际,辉达已通知供应链伙伴逐步停产 H20。公司发言人仅回应:「我们持续调整供应链,以因应市场情况。」相关消息最早由《The Information》披露。

辉达在中国的布局引发华府内部争议。由于人工智慧晶片可应用于军事或高阶 AI 系统,美国政府一直权衡是否应进一步限制销售,以确保在全球 AI 技术竞争中保持优势。

川普今年4月曾禁止H20晶片销往中国,但在7月改变立场,允许在销售额上抽取 15% 分成后恢复出口。川普上周更暗示,若辉达的新晶片在性能上「降级 30% 至 50%」,政府可能放行。他表示:「换句话说,就是削弱功能后的版本。」

即便性能下调至比 Blackwell B300 低一半,新产品的效能仍超越去年 OpenAI 用于训练聊天机器人的晶片水准,且高于拜登政府原本设下的对华出口门槛。

这一政策转向已引起国会关注。伊利诺州民主党众议员凯瑞希纳穆尔西上周提出法案,要求未来对华 AI 晶片出口须经总统与国会审批。印第安纳州共和党参议员班克斯也公开质疑黄仁勋推动对华销售的立场。

除了美方压力,辉达在中国也面临挑战。中国国家网信办7月约谈辉达,要求解释晶片中疑似存在「后门功能」,质疑其可能被远程操控或停用。与此同时,中国媒体报导华为晶片性能有所突破,AI 公司 DeepSeek 也声称下一代国产晶片即将问世。

黄仁勋的亚洲行程显示他在地缘政治间的平衡战略:先访问亚洲供应商,再前往华盛顿与官员会谈。他强调,已向中方官员明确说明辉达晶片不存在任何后门功能,「根本没有这回事。」他也坦言对北京的怀疑感到意外,因为中国过去一直强烈要求获得H20出口许可。

辉达将于周三公布季度财报,市场预期这将成为重大关注焦点。上个月,辉达市值突破 4 兆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辉达机器人新大脑Thor上市 黄仁勋:推进物理AI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