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美国学者葛来仪引用民调资料示警,「疑美论」正逐渐在台湾深化,如果放任扩散,可能损及美国利益及印太盟友对美国的信任,也让中国趁隙说服台湾民众,「统一或许是最佳或唯一选项」。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今天刊出GMF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及实习生蓝立雅共同发表的「台湾对美国日增的不信任」文章。
两人写道,台湾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正在下滑。拜登政府在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选择不派兵驰援,一度引发外界怀疑美国的可靠性。
如今在台湾民众忧心台积电扩大在美生产设施,将削弱台湾战略重要性,甚至可能增加中国攻台的风险下,这种情绪卷土重来,且正在蔓延。
多项民调佐证,台湾民众对美国的负面情绪和不信任感日益加深,民众对美国在台海冲突中提供支持的信心也下降。
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报告分析2月至4月在台湾进行的民调,发现40.5%的受访者表示对美国持负面看法,高于2024年7月的24.2%。

对美国持负面看法民调不到1年暴增16%
这份报告也指出,认为美国是不可信赖盟友的受访者比例上升13.9个百分点。
中研院欧美所今年3月的「美国肖像」(American Portrait)民调显示,59.6%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不值得信任,比前一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两项民调中,逾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如果台海爆发战争,美国不太可能或绝对不会介入。
葛来仪及蓝立雅指出,川普对台征收对等关税可能是美国形象受损的主要原因。台湾民意基金会4月中旬进行的民调显示,81.9%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关税不合理,高达86.4%认为这些关税将对台湾经济造成严重或中等程度的影响。
根据文章,外界普遍认为,川普政府施压台积电在美国设立6家晶圆厂,意在损害台湾在全球半导体生产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也有损美国声誉。远见研究公司3月进行的民调显示,大多数台湾民众认为,台积电在美国生产先进晶片的决定,削弱保护台湾免受中国攻击的「矽盾」。
文章示警,如果台湾民意转变持续甚至恶化,可能会损害美国利益。日益加剧的不安情绪可能导致对未来失望,这为中国提供推进长期战略的机会,也就是说服台湾民众,最好的、甚至唯一的选择,就是依北京的条件统一。
这种沮丧情绪也可能促使中国采取更具风险的行动来强行统一,例如挑战台湾对附近海域的管辖权、实施封锁或夺取离岛等。
此外,澳洲、日本及菲律宾等美国在印太的伙伴密切关注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可靠性,并将其视为衡量美国是否会信守对他们安全承诺的指标。如果台湾大众对美国失去信心,这些盟友可能会开始怀疑美国是否守诺。
葛来仪及蓝立雅在文章末提出数项给美方的建议,包括美中谈判不应导致危及台湾安全或繁荣的结果、明确表示台湾对美国至关重要,例如透过总统发表高调演说,争取美国民众支持在台湾遭受攻击时保卫台湾。
其他建议包括批准并确保及时交付不对称武器,并为台湾总统过境提供便利,而非设限,这将缓解台湾民众对中共外交孤立行动的忧虑。此外,在台湾总统过境的议题上,美国官方长久以来秉持「安全、舒适、便利与尊严」原则,应依惯例执行。
文章并说,美方也应持续派国会代表团访台,重申美国对台湾民主、繁荣和安全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