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谈到台湾棒球球场的特殊文化,不少人会提到啦啦队应援,近期啦啦队相关消息更是频繁登上新闻版面。球员拥有各自专属的歌曲,啦啦队带动现场观众应援,气氛相当热烈。
相较之下,在美国球场,热闹的口号或表演可能被视为干扰,因此大联盟比赛途中不会有任何来宾或啦啦队演出。观众情绪多随比赛进展而起伏,当出现全垒打或关键守备时,全场才会同声欢呼。
虽然没有啦啦队,不过歌曲仍是美国赛事的重要环节。比赛开场通常由嘉宾献唱美国国歌,全场起立脱帽致意,连结赛事与爱国精神。这一传统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星条旗之歌」(The Star-Spangled Banner)首度在世界大赛响起后,逐渐成为球场必放歌曲。
球场上也少不了经典音乐,「带我去看棒球赛」(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几乎是大联盟的共同记忆,通常会在第7局中场休息时响起,全场球迷随之合唱,形成比赛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之一。
换局休息时,主持人带领快问快答、抽奖、球迷互动镜头(fancam)等活动,保持现场热度。其中,华盛顿国民队(Washington Nationals)更以「总统赛跑」(Racing Presidents)闻名,在第4局中段,由4位装扮成美国总统的巨大人偶同场竞速,过程中花招百出,引起满场笑声。
华府国民球场的氛围带有浓厚的社交性,许多主场球迷彼此熟识,不一定以完整观看比赛为主要目的,而是在比赛途中陆续进出。本垒后方设有会员专属酒吧,让球迷能同时享受比赛与社交空间。
国民球场同时呈现家庭取向,场内设有儿童游戏区与家庭野餐区,并提供儿童专属的免费餐点,不少家长带著孩子进场。国民队球迷萨金(Sajhin)与妻子和2名女儿一同观赛,他今天告诉记者:「看球赛就是我们的家庭活动,我太太和女儿都非常喜欢棒球。我们今天是临时决定来的。」
与台湾由啦啦队带动全场应援不同,美国大联盟球赛结合社交与家庭休闲。对许多美国人而言,走进球场不仅是看比赛,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