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广播公司报导,近日一支影片在社群上曝光,画面中上百只海豚躺在炎热的的地上,鱼鳍仍在颤抖著,部分海豚的血染红了黄土。来自所罗门群岛苏鲁弗岛(Sulufou)的教会主席巴卡勒 (Jack Bakale),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项文化:「对我们来说,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呼唤与猎捕海豚,是我们从上帝继承来的文化传承。」
上周,巴卡勒的古老文化习俗与现代文化碰撞,社群媒体这段捕杀上百只海豚的影片,在所罗门群岛及整个太平洋地区广为流传,掀起巨大争议。
对部分人来说,这是一种「野蛮」的行为,应该被禁止,或至少受到规范。但对Bakale先生和许多当地人而言,这是他们的文化遗产,也是岛上为数不多的生计来源之一。
在马莱塔省(Malaita)苏鲁弗岛所在区域,猎捕与呼唤海豚的传统可追溯至数百年前。
虽然在19世纪时曾因基督教传入而逐渐消失,但当地历史学者指出,上世纪中叶后部分社区又重新恢复这项习俗,目前仍有少数社区持续进行。
每年1月至4月是主要的捕猎季节,男性划著传统独木舟出海,有时会在水下敲击石头,借此引诱海豚靠近岸边。
根据估计,每年在参与此习俗的所罗门群岛社区中,会有1,000到2,000只海豚被猎杀。
虽然海豚肉会被食用,但这项习俗主要目的在于取得海豚牙齿,用来制作饰品与作为「新娘聘礼」,新郎家族会用海豚牙齿作为交换条件。
巴卡勒解释,「我们这里,只要送出海豚牙齿,就能平息争执,甚至补偿任何事情」,「但这是季节性的行为,不是全年都在做,而且是整个社区一起进行的,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岛的行为。」
影片中可见大批死亡的海豚排排躺在地上,有些还在挣扎。
澳洲广播公司确认,当天猎杀的海豚将近200只。
影片在当地社群媒体上疯传,引发广泛讨论,不少人质疑捕杀数量之多,并呼吁停止这项习俗。
所罗门群岛的环保人士已为海豚猎捕议题奔走多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人们持续以文化之名进行猎捕,但缺乏有效的管控机制。应该要有研究支持,才能制定适当的管理办法。」
根据现行法律,所罗门群岛禁止出口活海豚与其相关制品,但传统方式的海豚猎捕则是合法的,市集上也能看到贩售海豚牙项链。
当地政府目前对于猎捕数量并无明确限制。他担心,这样的画面会让外界对所罗门群岛留下负面印象,「真的很糟糕…从影片中可以看出,牠们知道自己即将死亡。这些动物和人一样,能感受到危险正在接近。」
尽管对这项习俗的研究有限,但2015年的一份研究指出,猎捕行为虽不至于对整体海豚族群构成威胁,但却可能导致某些小型、孤立族群被灭绝。
研究也强调,若过度猎捕当地族群,将可能让这项传统失去永续性。
回到苏鲁弗岛,巴卡勒强调,这不仅仅是一项生存手段,更是当地社区之间的联系与共享文化。
苏鲁弗岛是由人工在潟湖中填筑而成的岛屿,海豚猎捕对他们来说,同样是生命的依靠,「那些在网路上评论的人,不论是来自所罗门群岛还是国外,其实都不真正了解。他们不了解这项仪式,对我们地区人民而言,这个文化意义深远,已经流传了无数个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