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e报导,本月发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期刊的这份研究结果,是一项涵盖超过41万50岁以上的大型统合分析。结果发现:使用数位科技与认知障碍风险降低58%、以及认知退化速度减缓26%有显著关联。

首先,使用科技会调动你的认知能力。

像是使用智慧型手机、浏览网页、操作APP等日常行为,其实都需要专注力、记忆力、问题解决与判断力,等于在做一种「认知训练」。

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退化疾病部门的临床阿齐齐医师(Ausim Azizi)解释:「使用科技属于一种知识与技能的持续运用。虽然无法改变老化与失智的生物学事实,但掌握科技技能的人,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功能独立。」

史丹佛大学神经科学家、UbiquityVX 数位健康总监格林利夫博士(Walter Greenleaf, PhD)也补充:「使用科技时,我们会同时调动注意力、记忆、判断与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这对维持神经连结非常有帮助。」

而且,科技不只能动脑,还能带来乐趣、社交互动与动力,这些都与大脑健康息息相关。

耶鲁大学老年医学与内科专家马罗托利医师(Richard Marottoli, MD, MPH) 表示:「有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增加身体活动、社交与心理参与,有助于健康与认知表现。而科技的多元用途,很有可能同时满足这些需求。」

此外,科技与传统认知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广度。你可以线上学习、玩益智游戏、参加视讯会议,几乎没有上限,让大脑维持活跃。

网路上常提到的「数位失智」其实并不是正式医学诊断,医师们也普遍认为这个说法缺乏实证支持。

阿齐齐医师表示:「数位科技并不会伤害大脑,相反地,反复练习科技技能对保持认知能力有益。像是许多失智患者,即使其他功能退化,仍能执行像洗衣、收拾碗盘等熟悉任务很长一段时间。」

马罗托利医师则指出:「其实许多对数位科技的疑虑,往往来自对传统媒介比较熟悉的年长者,但从统计数据来看,使用科技的年长者出现认知障碍的机率反而更低。」

格林利夫博士也说:「研究中显示,使用科技者罹患认知障碍的风险降低58%,这远比网路上的恐慌言论更具说服力。」

初学者不用急,先从简单的装置或功能开始,慢慢拓展自己的使用范围。

从兴趣出发
如果你喜欢阅读,可以先从电子书开始。如果你想跟家人联系,尝试视讯通话会更有动力。

上课学习,顺便交朋友
可以参加专为年长者设计的数位课程,不只提供合适的教学方式,也能建立人际连结。根据2024年《Nature Mental Health》的研究,社交孤立与失智风险增加31%有关。

尽量避免无目的滑手机
别让自己只是被动接受资讯。学新技能、解问题、与人互动,这类「主动使用」比「被动滑手机」更能活化大脑。

保持好奇心与开放心态
马罗托利医师提醒:「别被科技吓到,有问题就寻求帮助,让科技成为你生活中的好帮手。」
格林利夫博士总结:「只要用得好、用得巧,科技带来的好处大过风险。」

阿齐齐医师更表示:「把数位科技视为你老年生活工具箱中的其中一件工具,好好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