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BBC与印度斯坦时报报导,印度的大肚腩曾经象征著富裕、纵欲与年长者的体面,在文学作品中,它默默地暗示著舒适或自满;在电影中,它成了懒散官员、贪吃叔叔或腐败警察的代表形象。漫画则会将其夸张,来嘲讽政治人物。在乡村地区,过去它甚至被视为地位的象征代表「这个人吃得很好」。
看似无害的大肚腩,可能比我们想像的更具威胁性。2021年,印度的过重或肥胖成年人人数高达1亿8000万人,仅次于中国,居全球第二。
《The Lancet》期刊最新研究警告,到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飙升至4亿5000万人,约占该国预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医学上所称的腹部肥胖,指的是腹部脂肪的过度累积,医生指出这不只是外观上的问题。早在1990年代,研究就已明确指出腹部脂肪与第二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有直接关联。
印度的腹部肥胖数据已令人忧心。根据最新的全国家庭健康调查(NFHS-5)——这是首次测量腰围与臀围,印度约有40%的女性与12%的男性患有腹部肥胖。
根据印度的标准,男性腰围超过90公分(35吋)、女性超过80公分(31吋)就算腹部肥胖。在30至49岁女性中,几乎每2人就有1人有腹部肥胖。调查也发现,城市居民受影响程度高于乡村居民,高腰围或腰臀比偏高成为重要的警讯。
Edelweiss 互惠基金公司执行长古普塔(Radhika Gupta)提出了源头管理,从餐厅供应减量开始。古普塔呼吁所有餐厅应推出「半份餐」选项,让民众可以选择较小的份量进食,「我对餐厅有一个基本的建议——所有餐点都应该提供『半份』选项。我们很多人平常吃得不多,却会因为不想浪费食物而多吃一些。点餐时如果是个人一份,并不总是能够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