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引述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导,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欧俄暨欧亚计划主任柏格曼(Max Bergmann)表示:「我不认为欧洲联盟(EU)和中国会团结在一起来对抗美国。」

他指出,这两强或许不排斥在地缘政治层面有更多合作,但彼此间存在的经济冲突及双方现有与贸易和市场竞争有关的问题,却构成一大障碍。

柏格曼说:「欧盟与中国在经济上靠拢的可能性不高,因为彼此都是出口导向经济体,因此是劲敌,尤其在汽车和洁净科技领域。」

「我认为双方虽然都有兴趣(合作),但又深受现实约束。除非中国愿意做出一些重大让步,否则我很难想像欧盟会团结一致支持采取与中国深化合作的策略。」

欧中关系并非总是平顺。中国虽然是美国之外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但双边经济关系也充满贸易调查和以牙还牙的贸易措施。

欧盟长期指控北京对电动车、电池和钢铝等关键产业予以补贴、有害全球巿场和竞争力,并因此在去年对中国电动车施以关税打击。

北京其后也对欧盟出口的猪肉、白兰地及乳品分别展开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被视为是报复行动。

美国企业顾问公司Teneo董事总经理尼柯(Carsten Nickel)则告诉CNBC,导致欧中关系紧绷的不只有贸易,「不管(他们)跟美国发生什么事」,双方之间都存在「根本歧异」。

他说,这与「未决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有关,与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对中国)一直有顾虑有关、尤其对于人权情况,以及与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支持俄罗斯所引发的疑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