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遮阳、补水、携带行动电源

4月的大阪白天气温摄氏20多度,接近正午时分可能更高,加上会场内有些地方缺少遮荫处,因此务必记得准备阳伞、帽子、防晒用品、湿纸巾等防暑用品,适时补水也不可或缺。

试营运期间单日涌入3万人,曾造成入场安检需排队1个半小时的拥挤现象。世博营运单位「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简称万博协会)评估,世博期间会吸引海内外共约2820万人次来场,单日最多超过22万人,将是试营运期间数倍,未来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拥挤问题。

另外,场内使用智慧型手机频率非常高,包括预约、导览还有付费,可能都要用到手机,这时候如果手机没电就很令人困扰。虽然会场内也有充电站,但建议还是自备行动电源以防万一。

●门票可现场购买 但可能依时段限制贩售

大阪世博入场券原则上是透过官方网站购买的电子票,购票前要先设定ID,输入密码、姓名和出生日期,为防止身分冒用,还要透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2阶段认证,并预约入场日期和时间。

由于程序繁琐引发批评,万博协会2月决定导入「当日券」。前述的注册和预约都不需要,可直接在会场东、西两处入口闸门售票处购买,并立即入场。

不过,使用当日券也有一些缺点。截至4月3日,会场的84座展馆有41座(包括25座企业与国内馆、16座海外馆)需事前预约,而预约需要世博ID,因此没有使用ID的当日券,就没办法预约。

虽然部分采预约制的展馆也有释出当日名额,入场后可利用会场内的机器预约,但人气较高的展馆,名额可能很快就预约一空。

另外,因为担心售票处出现先前试营运时大排长龙的情况,万博协会表示,会根据时段限制贩售张数;如果预估会出现人潮拥挤状况,可能停止贩售。

●会场全面「无现金支付」(Cashless)

大阪世博是国际博览会上首次全面导入无现金支付,场内不接受现金付款,支援包括信用卡、行动支付、代码支付等约70种支付方式,目的是作为「未来社会的实验场」,加速推动日本迈向无现金社会。

因此,前往大阪世博参观前,最好确保携带信用卡,或绑定Suica(俗称西瓜卡)等能用来行动支付的智慧型手机。如果没有智慧型手机,会场内也设置专用储值机,可当场使用现金储值。

●世博部分美食广场座位须付费

世博有名为「大阪名店巡礼,美食与祭典EXPO」的美食区,是世博会场内规模最大的饮食区域,占地约2000平方公尺。这里除了有章鱼烧、炸串等大阪代表性老字号美食店家,还提供大阪各市町村期间限定美食。

另外,会场入口处展示了荣获2024年「睡魔祭」最高奖项的巨大睡魔灯笼,营造出日式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翻桌率,且避免座位被占据为休息区,位于美食广场中央饮食空间共1000席,当中500席座位区需预约付费,每席限时50分钟,费用550日圆(约新台币124元)。不过别担心,如果不想付费,旁边的「立食区」(站著吃)为免费区域。

●禁止携带大型行李入场

有轮子的大型行李箱(超过宽600mm、高400mm、深900mm)禁止带入会场内,场内也只有小型置物柜。因此,如果下了飞机想直冲世博会场,最好先到饭店寄放,或利用各车站的投币式置物柜。

世博官方在弁天町站和樱岛站设置了临时寄放处(每件1000日圆),以及把行李配送至住宿饭店的服务(每件1500日圆)。会场也有大型行李寄放处,不过东西两侧入口处只有各100件的空间,且每件要价1万日圆,因此最好提前安排。

●入场前需检查行李

如同东京迪士尼乐园等许多设施,世博会场在入场前同样需要行李检查,工作人员会检查包包内物品和饮料。酒类、罐装饮料、自拍棒、三脚架、无人机等物品,都禁止携带入场。

●不开放自用车进入世博会场

在日本租车旅游的游客要注意,世博会场不开放自用车或机车直接进入。如果开车前往,必须先把车辆停放在舞洲、尼崎、堺3个地点设置的世博停车场,再转乘前往会场的接驳巴士。

不管停放在哪一处停车场,都需要提前一天上网预约,且各地点提供停放的车种不同,例如电动车在舞洲世博停车场只有一区可以停放,需特别留意。

因为世博会场所在地「梦洲」是一座仅靠桥梁与大阪市区陆地连接的人工岛,因此前往会场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搭乘大众运输工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川普又「高抬贵手」?苹果、辉达破涕为笑 iPhone等电子产品获关税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