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社报导,从数据来看,京都观光客的增加非常显著,2000年时观光客数为4051万人,到了2023年已达5028万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外国观光客的大幅增加──2000年时仅有40万人次,2023年却膨胀至536万人,成长了13倍以上。
相较之下,日本国内观光客的住宿人数从2000年的902万人,增至2023年的939万人,变化幅度不大。2024年京都市内主要饭店的月度住房率数据也显示,约有6成住客为外国人。
而在修学旅行方面,2000年时有99万名学生造访京都,2017年达到高峰的113万人,疫情期间大幅下滑,到了2023年仅剩81万人。虽然少子化可能也是导致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但整体而言仍呈现下滑趋势。
有些学校避开京都的理由包括:景点过于拥挤,学生无法尽情参观历史名胜;此外,物价上涨与观光过度,也让订房变得困难。
通常修学旅行会提前1到2年预订新干线与住宿,但这几年物价上涨幅度太快,导致有些旅馆必须以两年前确定的价格接待客人,反而造成亏损。
在社群平台上,也出现不少学生或家长的贴文表示,旅行地点从京都改成其他地方,未来修学旅行的学生人数可能还会进一步减少。
「欸,等等,我们的修学旅行不是京都,是北陆耶……我不行」
「我家小孩去年国中修学旅行时,学校说那可能是最后一次去京都了。听说因为物价跟外国观光客影响,未来会改去北陆」
「我们学校本来修学旅行一直都去京都,现在改别的地方了。小朋友们还蛮生气的…」
「日本人却不能去好好走访日本的好地方,这也太奇怪了吧」
为什么东京仍然无法被轻易从修学旅行中剔除?
那么,同样观光客数量剧增的东京,作为修学旅行地点的状况又是如何呢?来自中部地方的现任小学老师受访称,「不论是我自己学校,或周围其他学校,几乎都没听说有要改掉东京作为修学旅行目的地的计划。因为修学旅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孩子亲身体验日本政治与经济的中心──东京,所以很难将东京从选项中删除。而且,外国观光客的存在反而被视为正面经验。这让学生实际感受到日本有那么多受到国际瞩目的景点,还可能有机会在电车上或观光景点与外国人交流,实践课堂上学到的外语」。
尽管地点不变,倒是有学校开始考虑「错开时机」出发。全日本的修学旅行高峰集中在5月和11月,因此很难安排到巴士司机与新干线座位。
「修学旅行的行程一旦决定后几乎无法更动,但2到3年后或许会有很大变化。去年开始法律对巴士司机的工作时数限制变得更严格,使得以往那种可长时间运用的巴士变得难以使用。
以前我们都安排去程搭新干线、回程搭巴士,因为学生买了纪念品后行李会变多。但11月常碰上高速公路集中施工,一塞车就影响回校时间,进一步导致司机加班费用产生,因此正在考虑调整旅游时段。」
对学生而言,或许是认识观光问题的好机会?
因为外国观光客增加,而造成纪念品价格上涨的现象,是否会影响学校决定目的地?这位老师认为不会,因为大多数小学都会设定零用钱上限,而如何在有限预算内买到想要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机会。
「不过我们也会避开只贩售高价纪念品的场所。例如东京晴空塔虽然是热门景点,很多小朋友也想上展望台,但它的纪念品真的太贵了。相比之下,东京铁塔既是代表性的景点,纪念品也比较便宜,展望台也不错,所以我们会选择去那边。」
未来,日本的外国观光客还会持续增加,如何与他们共存会成为一大课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让孩子们从小就亲身体验这些问题,也许正是一堂宝贵的社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