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后陆续对加拿大、墨西哥与中国开征关税,重新引燃贸易战火,各国相继祭出反制措施。他近日再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列入课征名单。
新加坡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10%的对等关税,总理黄循财发布影片表示,随著全球机构日渐衰弱、国际规范受到冲击,新加坡的冲击恐将更大,「因为我们对外贸的依赖非常深」,新加坡选择不实施报复性关税,但其他国家未必这么克制,新加坡要保持警觉、加强自身能力、扩展与理念相近国家的合作关系。
马来亚银行(Maybank)经济师李顺荣接受中央社访问表示,当美国、欧盟、中国或其他国家「打喷嚏」,新加坡就可能「感冒」,受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对外依赖的产业,包括制造业。
李顺荣指出,对等关税这件事情尚未结束,川普宣称还将征收更多关税,可能对药品及半导体晶片开征25%关税,如此一来就会对新加坡有较大影响,因这两个相关领域比重加起来约占制造业4成左右。
新加坡与美国自由贸易协定自2004年生效以来,双边贸易额成长,美国对新加坡贸易顺差,新加坡是唯一与美国有贸易逆差的东协国家。
李顺荣表示,新加坡与北亚、欧盟等地都有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可利用这些协定基础尝试深化贸易联系,归根究底,外国投资、跨国厂家不是只有服务美国市场,可能也聚焦东南亚等持续扩大的消费市场,新加坡应考虑这些机遇,妥善运用。
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日前指出,新加坡将加强与东协及其他自由贸易伙伴的合作,目前已签订27份自贸协定,并积极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太平洋联盟等合作框架。(中央社)
延伸閱讀:川普关税战

川普称有机会与韩国达成协议 正等待中国致电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