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后对许多国家进行关税战,不但干扰既有供应链和贸易秩序,还影响亚洲国家。巴克莱银行(Barclays)经济专家孙凡己(Bumki Son)在新加坡告诉中央社,对于大多数小型开放经济体来说,主要冲击来自于不确定性。


孙凡己分析,过去贸易战环境与现今不同之处,在于一些小型开放经济体受惠于产业移转,但现在美国强调「美国优先」立场,像是三星、台积电、SK海力士等大型晶片相关企业扩大在美投资,「在这个时刻,对于那些经济体在产业回流中获得的利益,我们谨慎看待」。


身为贸易枢纽的新加坡、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若某些国家对晶片等产品实施出口禁令,通畅的贸易路径可能间接成为转运管道,产品难以排除被运到其他市场。


新加坡日前对辉达(NVIDIA)先进晶片自新加坡经马来西亚转运至中国进行调查,当局表示,不姑息任何试图利用新加坡规避其他国家出口管制的商业行为,也会与伙伴合作依法处理。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资深经济学者丘伟贤(Denis Hew)接受中央社访问表示,新加坡等国家开始注意到上述议题,著手强化出口监管作为,不仅透过科技方法进行风险管理,也可借由法规制定予以监管。


不过,丘伟贤也说,新加坡是区域内的重要物流及贸易中心,在确保不让非法货品或受限制晶片借此转运的情况下,强化监管与维持开放之间要拿捏平衡点。


关税战也牵动企业布局。新加坡学界一份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全职就业率降至79.5%,比前一年低4.6个百分点。熟悉金融市场的新加坡资深媒体人陈士铭说,关税议题为全球经贸形势注入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对业务前景的预估,及征才规模。


29岁新加坡上班族黄小姐,从事金融科技业相关工作近4年,对于过去部分产业征才规模出现缩减趋势很有感,「2018、2019年时,电子商务是新加坡热门产业,相关公司招募很多员工,疫情后热门产业聚焦绿能科技,近年半导体与AI讨论度则浮上台面」。她告诉中央社,新加坡仰赖全球贸易,产业政策的更迭也是必然。


黄小姐指出,当全球贸易体系出现争端时,企业投资力道趋于保守,各界对于获利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招募人才方面也转向保守。(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出大绝了!中国对美国实施稀土管制 川普使用这招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