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国文化部、法国国家博物馆、巴黎市政府、4大艺术沙龙等单位共同发起的的国际年度艺术盛事「首都艺术展」(Art Capital)18日于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正式开幕,展至22日。


台湾今年史上最大艺术家阵仗,共有23位艺术家经遴选受邀参加,包括台湾美术院的19位成员,以及艺术家郭豫珍、陈君瑜、张哲嘉。


旅法30多年的艺术家吴炫三则直接获法国泰勒基金会(Fondation Taylor)主席拉里尔(Jean-François Larrieu)邀请,展出作品「米歇尔与父母」(Michel et ses parents,暂译),传达南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用旧木板肌理创作,呈现木板特有的陈旧、残破美感。


吴炫三向中央社表示,自小在台湾宜兰乡下长大,成长于南太平洋,是来自南岛的艺术家。年幼都跟原住民族友人在大自然里玩耍,如今创作主题多以南太平洋为主。


「因为南岛文化就是我的营养,大自然就是母亲的味道。我是台湾培养出的艺术家,台湾的大自然、土地给予了我养分」。吴炫三说,他出身农民世家,至今保持本性和初衷,且即使旅外30年,仍与台湾保持深厚连结。


连续近20年参与盛事的吴炫三向中央社解释,活动是「以画会友」,「这个展览参加者很多,许多艺术界、收藏家、艺文机构人士会来,在此能看到彼此的作品。这里提供机会,可能让你碰到伯乐;有些美术馆找我,也是因为他们在此看过我的作品」。


首度参与的台湾美术院19件作品一字排开,深具台湾特色。作品吸睛,许多人都停下脚步欣赏。


文化部参事、台湾美术院院士梁永斐告诉中央社,台湾美术扎根本土,同时吸收国外养分,揉合传统与现代。「参加首都艺术展除了国际交流外,也著眼艺术产业,希望把台湾画家的精神和符号传达至国际,当然也盼旅法的台湾人能来接触看展」。


同为国美馆馆长的梁永斐指出,做外交时文化要先行,比较有穿透力,「台湾是自由民主国家,民主国度思想是开放、多元、不受限制的,这次呈现的作品也都是有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路,越在地就越国际」。


例如林钦贤写实古典主义的「当灵感来临时」,或陈香伶透过黑暗中鲜红刺绣嫁衣来象征女性压抑与奋斗的「烈爱」等。梁永斐的「乐之颂」为书法作品,跳脱传统技术框架,接轨西方艺术语言,用篆书的型而寓以意,形成抽象语汇。


台湾美术院执行长黄进龙则告诉记者,台湾美术院2010年成立至今15年,目的除了促进艺术发展外,推动国际交流与台湾能见度也是努力方向。


他说,美术院作品常在外国展出,却首次来到巴黎开拓新土,「在艺术之都呈现台湾,盼把台湾特色和艺术能量带到国外交流,让大家看见台湾文化」。


黄进龙解释,「我们从小受台湾传统文化薰陶,用自身美学基础呈现看到的物件,就带有台湾文化的背景和特色。就如我的『樱红春意』,虽主题好似日本,但樱花在日本有神圣性,大多都是工笔样式;但对我而言它就是花,诠释自由度不同」。


巴黎首都艺术展创立于1884年,受到法国总统及文化部的支持与保护。作为法国年度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此展览是法国公共艺术事业的核心部分,也是全球重要国际艺术沙龙之一,每年吸引约4万名观众参观,备受艺文界推崇。(中央社)

 

旅法30多年的艺术家吴炫三(右)则获法国泰勒基金会邀请,于18日开展的首都艺术展展出作品,传达南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用旧木板肌理创作,呈现木板特有的陈旧、残破美感。驻法大使郝培芝(左)前往致意。中央社
旅法30多年的艺术家吴炫三(右)则获法国泰勒基金会邀请,于18日开展的首都艺术展展出作品,传达南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用旧木板肌理创作,呈现木板特有的陈旧、残破美感。驻法大使郝培芝(左)前往致意。中央社
台湾高等法院法官郭豫珍(右)以「台北灯会」为创造元素的油画作品「见翔」,获选今年首都艺术展。18日开展当天驻法大使郝培芝(左)前往致意。中央社
台湾高等法院法官郭豫珍(右)以「台北灯会」为创造元素的油画作品「见翔」,获选今年首都艺术展。18日开展当天驻法大使郝培芝(左)前往致意。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宿醉可预防!医生建议:喝酒前先吃点「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