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川普打算对半导体课征全面关税,美国专家埃泽尔(Stephen Ezell)指出,对台湾晶片征100%关税,不会使台湾半导体业者迁往美国,反让美国产业因成本高外移。此外,川普不需要出动关税,美国已是最具吸引力的半导体制造地之一。
华府智库资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负责全球创新政策的副总裁埃泽尔28日在基金会网站发文写道,美国总统川普的想法是,如果将台湾半导体的关税提高到100%,台湾半导体厂将转移至美国以避税。
埃泽尔表示,但如果美国对印度或日本等国家的半导体征收较低的关税,台湾企业只会把工厂迁往这些国家,未必会迁往美国,或者美国公司将向其他外国公司买半导体。
埃泽尔说,据估计,如果台湾半导体制造遭遇重大干扰,无论是因为地震、军事冲突还是川普有意开征的关税造成,都可能使美国逻辑晶片价格上涨高达59%。由于晶片对无数产品至关重要,拟议的关税将迅速拉高美国日用品价格。
他指出,关税也让使用台湾晶片的美国公司付更高的价格,除非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境外以避免关税,否则成本将提高。事实上,对于依赖台湾半导体的美国公司来说,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境外是理性的经济选择。
除了经济损失之外,埃泽尔表示,由外国公司或美国进口商承担关税上涨的成本,而不是由美国消费者承受的想法也不切实际。例如,经济学家曾检视2021年美中贸易战的评估影响,认为美国消费者承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贸易战已降低美国及中国的总体实际收入。
另一方面,埃泽尔指出,2019年10月一项研究发现,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大部分转嫁到美国进口商身上。
埃泽尔说,台湾半导体关税在短期内对提振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作用不大,即使在最理想的状况下,任何影响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显现。没有任何半导体制造商会简单地关闭一座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晶圆厂并搬到美国,或在美国建造替代工厂。
埃泽尔写道,川普似乎认为关税是晶片制造商在为新半导体工厂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但正如ITIF所分析,制造半导体可能是人类最复杂、最昂贵的工程,最先进的半导体厂造价超过300亿美元(约新台币9883亿元)。
他说,因此,半导体制造商在进行投资时不能犯错,在做决定前,要仔细评估多达500项因素,包括人才、税务、贸易及科技政策,和法规、环境及劳动力市场条件。
埃泽尔指出,如果川普大幅提高资通讯产品的晶片成本,更有可能损害所有依赖晶片的美国制造商。事实上,这可能会让这些产业进一步外移,而不是回归美国。根据2019年一项研究,承受更高关税的美国制造业通常丧失就业机会,因为进口保护的益处,往往被更高的成本及报复性关税所抵消。
他表示,川普对台湾半导体征收关税将完全适得其反,削弱美国科技业竞争力并加速产业外移。
埃泽尔指出,川普根本不需要祭出关税,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半导体制造地点之一。从第一届川普政府开始,美国就已经说服台积电在美大量投资。台积电已计划投资65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造3座最先进的晶圆厂。为此,14家台湾半导体供应链企业也赴美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