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推荐新闻:重机后座女行驶中露「蝴蝶臀」 刺青2字让路人傻眼


这项「意见」的焦点之一是针对涉及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案件,在境外的被告可以「缺席审判」的方式开庭审理。

台湾智库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瑟致告诉中央社,「缺席审判」是中国试图彰显对台湾具有管辖权的一种方式,然而「缺席审判」在法律上的适用仍有疑虑,包含审判过程是否透明、被审判者是否拥有法律上的合法权利,「这样的审判方式违反法律程序、人权」。

他说明,虽然这份文件是以「意见」为名,但是在中共的法律体制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会因为是意见,法律约束力就不强,反而有时会更为强硬。」

国策研究院执行长王宏仁接受中央社访问时分析,中国发布这项意见的目的是要造成「更立即的恐惧感」,同时借由法律将打击特定立场对象的行为合理化,「政治目的胜过于法律目的」。

吴瑟致还提到,中国过去也提出了许多「台独顽固分子」名单,在有了这项「意见」之后,未来在这份名单上的人就是最可能先被「祭旗」的对象,当然也不排除发布其他案例,做为强化这个法律的警示作用。

王宏仁同样认为,中国后续可能会有实际行动对外展示这是「玩真的」;在这个「意见」上路后,接下来中国应该会有新一波的「台独顽固分子」名单。

这项意见施行后,外界关注可能会对于两岸人员往来与交流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王宏仁表示,中国说「不要从事分裂国家的行为就不用怕」,这个意见上路后一定会造成寒蝉效应,许多人不想惹麻烦而做出最保险的应对方式就是「讲中国想要听的东西」,包含「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等。

吴瑟致研判,近期各种民间两岸交流密集进行,而这项「意见」则有警示与划红线的效果,想要到中国交流的人可能就得自我审查,未来可能不只演艺人员,连一般民众可能都必须做一定程度的政治表态。(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吴秀梅被撤换不意外」 黄金舜:新署长最大挑战是克服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