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瑞银估算,中国2025年人均GDP约为1.4万美元,若要在2035年到达2.5万至3万美元区间,以美元计的年均复合增长需达6%至8%,意味未来十年名义GDP需维持强劲成长,同时人民币汇率必须稳定甚至走强。张宁预期,「十五五」隐性GDP目标约在4.5%至5%之间,2025年全年GDP增速有望达4.8%至4.9%。
公告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创新自立、提振内需(尤其消费)列为三大核心任务。其中特别提出制造业在GDP中要「占据合理比例」,强调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并加速未来产业成长与服务业转型。
科技方面,规划强调「全面强化」创新能力,聚焦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科研与产业协同。瑞银预期,研发支出将延续年均7%以上的增速目标,2030年占GDP比重有望升至3.2%以上。
在内需方面,新五年规划提出「大力」提振消费,以改善民生带动消费回升,将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完善与提升公共服务紧密连结,以提升居民边际消费意愿。瑞银认为,规划或将延续「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同步」目标,若消费占GDP比重获明确设定,有望释放政策正向讯号。
公告将深化开放列为第五大任务,较「十四五」时的第九顺位大幅提前,反映面对全球政经变化,中国仍将维护多边合作、促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双向扩大。政策方向包括推动服务业更大幅度开放、支持企业海外布局、融入全球供应链。
同时,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被视为未来五年核心战略目标之一。不过,此次公告未提及名义GDP增速、通膨等具体指标,也未直接谈及社会关注的「反内卷」议题,惟可能纳入统一大市场与公平竞争框架中。
公告再次提及碳达峰任务,但顺位由前期第八项降至第十项。若仍维持2030既定高目标,未来五年降碳要求恐具挑战。瑞银推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仍可能订在25%(2024年约20%)。另对房地产著墨不多,仅称要「高品质」发展,2026年房市拖累GDP的幅度有望缩小。
全会并重申全年GDP增长「5%左右」目标不变,并强调政策将适时加力,持续支撑消费、稳就业、防范地方债风险。近期已推出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与5,000亿元地方新增债支援基建及战略产业发展。
瑞银预测,未来3至4个季度人民银行仍可能降息20个基点(最早2025年四季度先降10个基点)。整体而言,四季度GDP增速或回落至约4%,全年则维持4.8%至4.9%预估。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