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达国际日本投资长鹿岛美由纪(Miyuki Kashima)指出,日本已由长期通缩时代迈入稳定的温和通膨阶段,象征经济与股市出现结构性转变。通缩时期名目GDP停滞、家庭收入增长受限,导致企业长年采取保守策略;如今,在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薪资改革推进下,通膨回升至可控范围,为经济注入活水。市场预估,2025年底日本核心通膨将自年初逾3%降至约2%,属健康型通膨,有助实质所得提升与内需扩张。
她进一步指出,日本央行正采取「渐进式正常化」策略,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谨慎升息,致力于在通膨目标与经济成长间取得平衡。此举有助维持正向资金环境,支撑企业投资与股市表现,并避免重演过往因紧缩过快导致景气转弱的情况。
同时,东京证交所针对股价低于帐面价值的企业提出改善要求,带动公司治理改革加速。愈来愈多日企主动撤出低报酬事业、提升资产运用效率,并加强与投资人沟通。据统计,2024会计年度日本企业库藏股回购金额年增近九成,该趋势延续至2025年。从工业制造到金融业者,均以回购与增配息作为优化资本结构与提升股东报酬率的重要手段。
此外,母子公司齐上市情况明显减少,反映企业逐步拆解控股结构、提升经营透明度与市场评价。法人预期,日本企业平均ROE(股东权益报酬率)将自过去6%至8%的水准提升至2026年度的10%、2028年度达11%,评价差距可望进一步缩小,创造长线资金进场空间。
政治层面上,首相更迭被视为日本民主制度的正常现象,非结构性风险。即使自民党内部或执政联盟出现变化,推动企业改革、促进通膨正常化的政策方针预料不变。法人指出,这种政策延续性有助降低市场不确定性,稳定投资人信心。
富达日本价值基金经理人曾敏前(Min Zeng)表示,日本总体经济与企业基本面表现超出市场预期。温和通膨、春斗加薪、企业调价能力提升及货币政策正常化,构成中长期股市的支撑力量。他指出,金融、营建、工业与公用事业等领域具稳定议价能力,且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相对有限,吸引外资与长线资金布局。
银行业成为焦点族群,受惠净利差扩大与借贷成本偏低,加上成本控管强化,获利能力显著上升。解除交叉持股与强化资产负债表管理后,银行业者展现更高的库藏股回购意愿。法人预期,随著资本效率与治理水准同步提升,日本银行股将持续被市场重估。
营建业亦迎来利多循环。大型开发商集中于高附加价值标案,劳动市场紧缩与民间投资增长推升利润率与股价表现。政策改革导向鼓励业者优化资产组合、加速资金回笼,进一步提升股东报酬。
至于科技与国防产业,亦成日股新成长主题。日本劳动力老化推动企业自动化与云端转型,带动本地系统整合与软体需求。法人指出,内需导向的科技企业具防御性且成为资金避风港。同时,政府将国防支出提升至GDP的2%,带动国防与航太产业投资热潮,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总结来说,日本市场的赢家已不再局限出口导向企业,而是兼具稳定获利、资本效率与改革韧性的公司。随著企业治理深化、政策连贯及通膨常态化,日股有望于全球资本市场中脱颖而出,展现长期韧性与上行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