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投信分析,AI依旧是驱动市场的关键亮点。2026年NVIDIA Rubin世代伺服器将问世,各大CSP的ASIC晶片出货也有望大幅增长,带动高功耗晶片需求,推升先进封装、散热与测试设备市场。虽短线盘势有过热迹象,但中长期展望乐观,建议投资人震荡中逐步拉高持股,迎接2026至2027年的长多格局。

同时,主计处已上修2025年GDP成长率至4.45%,出口动能强劲,科技产业持续领航。外资持续加码台股,QFII持股比重截至9月已达47%,科技股配置明显上升,凸显国际资金对台湾AI供应链的信心。

野村国内股票投资部主管姚郁如指出,AI将推动半导体产业升级,2030年全球AI半导体市场规模可达4,80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收入近五成。台积电AI晶片营收未来五年年复合成长率可望达40%,动能来自NVIDIA与AI ASIC扩张。液冷散热成为主流,台湾散热厂商受惠于AI伺服器高功耗设计,市场预估至2035年全球资料中心容量将成长6倍,水冷散热、电源供应、PCB与CCL需求全面扩张。

此外,AI加速器与HPC出货量年复合成长率高达28.4%,推动PCB与CCL升级,高阶铜箔基板市场年复合成长率更达40%。ABF载板在经过两年库存调整后,2025年将现供需黄金交叉,高盛估2026年缺口达9%,推升价格与需求,成为新一波成长核心。

在应用端,AI智慧眼镜预计2026至2028年快速普及;800G交换器2026年成为主流,带动网通产业升级。人形机器人虽仍在起步阶段,但长期成长潜力庞大,可解决劳动力短缺与重复性工作的缺口,目前中国供应链积极布局,美国则在软体领域具优势。

姚郁如强调,AI发展正推升全球电力需求,资料中心与云端平台需仰赖稳定电力供应。电力产业将成AI基础设施核心,绿能、储能与智慧电网商机庞大,台湾厂商积极拓展东南亚与澳洲市场,抢攻大型标案。传产方面,中国「反内卷」政策有助整顿塑化产业,但乙烯供给仍偏多,供需失衡仍待观察。

台股本益比20.6倍、股价净值比2.8倍,评价仍属合理,短线虽有过热,惟中长期展望偏多。第四季不确定性逐步消除,年底前适合逐步加码,建议聚焦AI伺服器、散热模组、BBU、电源管理、CCL、PCB与半导体先进制程,同时关注滑轨、折叠手机轴承与AI PC等应用。

AI应用推动企业资本支出,半导体供应链具长期投资价值,晶片高功耗带动的封装、散热与测试需求,将是后续市场主要亮点。2026年折叠手机、网通与消费性电子等新应用,也可望成为台股新一波成长动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金管会前8月开罚金融三业1.34亿年增4% 台银遭罚2200万元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