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AI浪潮,帆软推出FineChat BI语意查询功能,可支援语音与文字操作,让使用者以自然语言直接提问、即时生成视觉化报表,并可下钻分析,大幅缩短开发流程。该系统架构分为Schema模型、资料应用层与语气包三层,特别针对台湾语境进行优化,提升查询准确率。

王人贤透露,台湾区去年度营收已突破1.6亿元,并于海外市场中名列前茅,展现高度成长动能,这归功于台湾企业愿意尝试不同数据应用场景。帆软采直营体系,台湾团队规模约40人,其中逾20位工程师专责导入与后续技术支援,强调与客户实地互动、落地应用为主轴,避免单纯交付制式工具。

帆软主打三大核心BI产品,灵活因应不同企业需求与预算:

FineReport:强化IT端报表开发效率,支援高阶战情室视觉化、跨装置同步;

FineBI:自助分析门槛低,强调业务单位可自行操作,结合权限控管与团队协作;

FineDataLink:整合异质系统、打破资料孤岛,内建低程式码工具,有效支援资料一致性建置。

Fine产品体系。台湾帆软提供
Fine产品体系。台湾帆软提供

中小企业也能导入BI!资安疑虑一次说清

帆软深耕台湾企业实务场景,尤其协助中小企业克服系统分散与沟通工具不一的难题。王人贤指出,企业常因资讯断链影响决策效率,因此帆软导入LINE、Teams等通讯软体通知机制,让跨部门即时掌握异常数据;授权方面,从单用户到多用户皆可弹性设定,协助不同规模企业阶段性导入。王人贤强调,BI不能只卖工具,而是要陪企业一起落地解决问题,帆软的定位就是在资讯服务与顾问角色之间切换,为企业场景提供实用解方。

针对部分企业对有陆资背景的资安疑虑,王人贤明确指出,帆软平台所有资料皆部署于企业自有机房,不会经由外部传输,并通过ISO 27001与美国CMMC第五级认证。王人贤指出,「若资料有异常传输,防火墙一定能侦测到,我们也与客户逐案签订资安协议,资讯透明。」帆软目前已服务超过540家台湾企业,包含富邦金控、联发科、远东集团等,并成功协助客户将平台拓展至海外据点,实现跨国部署与即时资料整合。

 

 

强化人才培育与OT整合,助企业从报表走向即时决策

帆软重视企业数据人才的培育,建立完整的分析现况诊断、工具培训与实战演练体系,推动全员参与的数据文化。以台湾晶技(TXC)为例,导入后由IT制表转型为自助报表中心,报表自动整合与即时更新,显著提升透明度与决策效率。王人贤指出:「数据若无法进入决策流程,就难以成为企业资产。BI应是全员参与、持续优化的长期旅程。」

帆软在制造业推动BI应用上也不断深化,特别强调与OT设备端的整合,协助企业即时掌握产线资讯。王人贤指出,以华城电机为例,其OT资料未上云,而是采在地部署确保资安,帆软协助以混合架构即时汇整产线数据供主管监控。

台湾帆软总经理王人贤。台湾帆软提供
台湾帆软总经理王人贤。台湾帆软提供

协助制造业导入AI与混合部署,解中小企业数据转型难题

王人贤说明,中南部不少中小制造业IT人力有限,帆软也透过现场访谈与交流协助其转化OT数据为决策依据,协助客户解决痛点。此外,帆软也导入多种生成式AI模型,如OpenAI、DeepSeek等,依据不同企业与产业情境切换,协助企业实现智慧客服、智慧导购与内部模型训练等场景化导入。

对于企业云端采用趋势,王人贤指出,目前仍取决于企业需求与产业属性。王人贤举例,像东元电机愿意上云,但许多传统中小企业仍偏好地端部署。帆软则是提供云地混合部署模式,只要资料同步即可支援。王人贤指出,台湾虽尚未普遍建构数据中台,但部分企业透过开源技术已自建平台,显示中型企业已朝自主数据治理迈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总市值再添逾4千亿 集中市场周成交1.5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