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双浪将世界应对对等关税的策略分类,包括如中国、欧盟、墨西哥与加拿大,采取你课税我就课税的报复方式,但目前来看就中国执行最彻底,或是有些国家选择低姿态与美方协商,也有对企业进行补贴,降低对等关税压力。彭双浪更是指出,所谓的对等关税根本不是关税,这种用贸易逆差来计算的方式,与传统关税制度无直接关联,纯属政治手段,而且适用税率到底是多少?也没有人说得清楚,不少业者每日忙于查询HS Code,希望找到出路。
彭双浪表示,友达并购德国汽车零件大厂BHTC后,在台湾、中国、越南之外,扩增至墨西哥、印度、保加利亚与上海等制造基地,可透过产能调整来回应不同地区的税率差异,尤其是车用产品,其他产品不是不能做,但供应链重组与一定的准备时间。彭双浪举例,过去几年大家抢进越南,但是供应链不完整、效率低,加上运费,其实一开始成本很高,美国更不用说,没有基础建设、供应链,成本恐怕会更高昂。
彭双浪直言,全球40年来的全球化供应链,让产品既好又便宜,是累积的成果,现在要脱钩、要反全球化,就得付出代价,未来产品绝对不会便宜。
至于美中关税冲突,彭双浪坦言,中国很难消化完自身产能,就算加大内需刺激,也必须寻找出口市场,所以可以看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几天出访东协,并与欧盟洽谈电动车关税议题,但反过来说,美国禁止中国进口商品,反而让台厂有机会提供正规零组件,「这又是我们的机会」。
谈到友达是否考虑赴美设厂,彭双浪说,「还不会,因为还不确定」,现阶段不具备明确条件,无法投入长期资本支出,「我们客户都在亚洲,把产品运去美国生产再运回来没道理」。彭双浪表示,现在全球秩序大便,连美国都不再是最忠实盟友,呼吁产业界需持续观察,维持弹性与适应力,同时来看到底是机会大还是风险大。
延伸閱讀:关税战停9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