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收服日本人的胃 全球已设40多点

林志鸿指出,Yo-Kai EXPRESS的第二代自助饮品机全球仅有两台,一台在台湾,另一台则在特斯拉总部。自2018年起,公司开始将机器投放到美国各地,涵盖公司、机场、医院、学校和卖场等地。至于第一代的无人自助拉面机,由于产品属于日本食品,因此第一个海外扩展目标就是日本。尽管一开始遭遇质疑,但他们不断改进口味,最终在2022年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并与一风堂等知名餐饮业者合作。此后,Yo-Kai EXPRESS陆续拓展到韩国、台湾、新加坡,并计划进军泰国和澳洲等地,目前已在全球设立40多个站点,并持续扩张。

关于台湾市场,林志鸿表示,虽然台湾便利超商众多,推动的挑战很大,但事实上24小时餐饮的需求一直存在。举例来说,Yo-Kai EXPRESS与桃园机场合作,为旅客提供餐饮服务,除了提供一风堂拉面外,若能提供台湾牛肉面等选择,有望吸引外国旅客的目光。林志鸿透露,Yo-Kai EXPRESS还计划与充电站业者合作,在快充站提供餐饮服务。

林志鸿也提到,Yo-Kai EXPRESS于2019年获得来自软银的重大投资。他表示,软银在食品自动化与AI技术领域一直积极找寻机会,同时找到符合日本人口味的产品,原本公司打算与另一家矽谷创投签约,但软银的一封信改变了决策,而且软银认为他们的产品很符合日本市场需求,最终他们选择与软银合作,双方因此开始了合作。

Yo-Kai Express的无人自助拉面机跟日本多家知名餐饮业者合作。彭欣伟摄
Yo-Kai Express的无人自助拉面机跟日本多家知名餐饮业者合作。彭欣伟摄

疫情带来的危机与转机

谈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林志鸿回忆道:「当时我们原本计划在2020年2月18日于日本举行记者会并支援东京奥运,结果在我已经飞抵日本的当天,奥运宣布延期,这让我们所有投入的资金和时间都付诸东流。」他指出,那段时间公司面临极大挑战,不知道是否能度过难关。

在这样的困境中,Yo-Kai EXPRESS迅速调整策略,并推出了新的服务模式,「我们将拉面从贩卖机送到消费者家中,并指导他们如何自制。」这一策略在15天内成功落地,并为公司在接下来的8个月中提供了生存动力。

直到2022年,Yo-Kai EXPRESS在突破困境后迎来新机会,与日本航空达成合作,在羽田机场投放机器,并于东京车站举行盛大记者会,宣布正式进军日本市场。林志鸿表示,这一切的成功,源自于疫情期间公司专注于食品研发并坚持不懈。

回顾疫情时期,林志鸿坦言,实体店面无法正常运营,需求急剧下降,供应链也受到影响,但正是这场全球危机让Yo-Kai EXPRESS加速了自动化餐饮系统的发展。「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动化减少人工成本,并满足顾客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Yo-Kai EXPRESS进一步发展无接触餐饮服务,将自动贩卖机与无人配送结合,为顾客提供更便捷且安全的用餐体验。

Yo-Kai Express的第二代自助饮品机。彭欣伟摄
Yo-Kai Express的第二代自助饮品机。彭欣伟摄

自动化需求爆发 美国成重要战略重点

在美国这一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中,对自动化餐饮的需求逐渐增长。林志鸿指出,这一趋势不仅是由于疫情后对无接触餐饮的偏好,更是因为美国市场对创新技术和高效服务的高度接受。随著自动化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餐饮公司向机器人化和自动贩卖系统发展,而Yo-Kai EXPRESS正是领先者之一。

「在美国市场,我们发现顾客对自动化餐饮的需求远超预期,尤其是在快餐、商业区和繁忙交通枢纽,消费者对便捷和快速的需求让自动贩卖机的市场潜力爆发。」林志鸿强调,自动化技术不仅能提升顾客体验,还能大幅减少人力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此外,Yo-Kai EXPRESS也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推动美国市场的食品自动化发展。与特斯拉等品牌的合作,将自动贩卖机引入充电站、商业大楼等新场景,实现品牌跨界合作,提升产品曝光度和销售额。

林志鸿指出,由于美国消费能力较高,饮料和餐食的价格普遍高于台湾,因此利润空间较大。而且,美国消费者对新兴餐饮模式的接受度也较高,尤其是日式拉面等受欢迎食品,进一步促进了自动贩卖机的需求。「在美国,一杯饮料的售价约为6到7美元,利润相对较高。」林志鸿表示,这使美国市场成为Yo-Kai EXPRESS的重要战略重点,未来公司将继续拓展美国市场,并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制定客制化策略。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外资提款378亿元!卖超前10出炉 Q1狂砍6822亿元逼近去年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