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逸晟指出,尽管华城电能的APP设计让使用者能够轻松启动充电桩,但仍有部分顾客,尤其是年长且经济条件较好的顾客,认为这个过程过于繁琐,他们希望能够简化操作。许逸晟深刻体会到,B2C业务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每一次有新的顾客的意见,我们就会去调整。」许逸晟说,这使得华城电能在设计和改进产品时,必须不断调整以适应不同顾客的需求。

许逸晟强调,B2C业务的成功关键在于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与调整。每一次收到顾客的反馈,华城电能便会进行调整,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公司能够不断进步,并保持竞争力。

华城电能。庄宗达摄
华城电能。庄宗达摄

随著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华城电能也持续有募资计划,以扩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加速技术创新。许逸晟透露,募资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充电桩建置,并提升整体服务体验,让顾客享受更快速、更智能的充电服务。华城电能的募资计划已获得市场回应,预料有进一步发展会再公布,华城电能将专注于提升技术研发和扩大市占率。

许逸晟表示,充电网络的运营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公司通过设备获利的补贴,预计将比其他业者更早实现整体获利。随著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技术的持续创新,华城电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

华城电能的充电设备。庄宗达摄
华城电能的充电设备。庄宗达摄

至于建设充电站点到底要注意什么?许逸晟解释,充电站的规模会根据站点类型与设施有所不同。例如,独立的快充站投资成本约为1000万元新台币以上,这包括土地取得、设施建设以及充电设备安装等。相对地,小型站点的投资成本则较低,大约在20万至50万元新台币之间。

许逸晟提到,向台电请电的过程也是一项需要时间与规划的挑战。对于大型站点,向台电请电大约需要6至10个月的时间,而小型站点则需3至4个月。这些时间差异主要来自于设备功率、设置规模以及所需的电力系统。随著技术进步和设备成本的降低,华城电能预计未来充电设施将更加普及,并加速建设进程。

许逸晟对台湾的电力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台湾目前的电力供应并不缺乏,但面临来自再生能源和电动车充电需求的挑战。尽管台湾的装置容量足够应对大部分需求,但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电动车的快速增长使得电力需求变得更加复杂。许逸晟指出,随著电动车市场的扩大,电力需求将变得更加波动,台湾的电力系统必须更加灵活,以应对这些变化。

许逸晟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强韧的电网,这不仅是为了支持更多的再生能源,也为了应对未来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许逸晟表示,台湾电力系统必须具备应对需求波动的能力,并为电动车充电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金融业AI应用进入关键发展期 辉达报告显示营运效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