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举办以来,台湾科学节每年吸引超过220万人次参与,已成为国内指标性的科普盛会。今年活动呼应联合国17项永续发展目标,结合AI、环境永续、太空探索与生医科技等主题,推广全民科学教育,展现台湾科研能量与创新精神。
五大主承办馆包括台北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基隆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高雄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与屏东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各馆皆推出极具特色的科学活动。
台湾科学教育馆推出多项限定活动,包括「科学地下城:探索实作课程」,以10间主题教室打造沉浸式科学空间,结合MAKER、STEAM、茶叶科学、环境与食农教育等50场体验课程,让孩子边玩边学;另有「科学大搜集」系列工作坊,邀民众动手观察热力、电力与特有种生态,化身小小侦探探索自然奥秘。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则以「昆虫大变身」为亮点,带领儿童认识昆虫的完全与不完全变态,透过肢体模仿昆虫成长历程,从游戏中理解自然科学概念并训练感觉统合能力。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举办「渔识场科学市集」,以海洋生态与渔业文化为主题设摊互动;科学工艺博物馆规划「科普市集」,展出各类科技互动体验装置,让参与者亲手操作、探索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科教馆特别打造「踅夜市」主题活动,重现夜市游戏摊位与在地美食,结合表演与烟火秀,让民众在喧闹氛围中感受科学节的热情与乐趣。主办单位表示,活动期间(11月15日至16日)五大博物馆推出期间限定的免费或优惠入馆方案,邀请全民共襄盛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苹果×三宅一生联名!绝美iPhone Pocket限量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