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报导,现为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荣誉教授的郝伊特,今天之所以发出这番警语,是因为有愈来愈多人日益关切AI将如何冲击社会与劳动市场。
加州州长纽松(Gavin Newsom)今天即不顾白宫主张AI应自由发展的立场,把一起规范与AI聊天机器人互动的法案签署成州法,创下全美先河。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3位学者共享殊荣,除了郝伊特,另外两位分别是美、以双重国籍学者莫基尔(Joel Mokyr)和法国学者阿吉翁(Philippe Aghion)。
郝伊特在记者会上表示,谁会成为AI领导者还有待观察,「我们还不知道创新性破坏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说:「AI无疑是一项潜力无穷的技术,但它同样可能摧毁其他工作,甚至取代高度专业人力。这显然是一种矛盾,也因此必须受到规范。」
「在毫无规范的市场里,私部门的奖励机制其实不会以对社会最有利的方式化解这种矛盾,我们也无法预测后续会发生什么。」
79岁的郝伊特说,这是「人类史上重大时刻」,并将其比作过去技术革新的时期,例如1990年代电信业兴起,以及电力与蒸汽动力问世的年代。
他指出,这些创新全都可以说明科技是可以如何加强人力,而非单纯取代人力,「这一次我们会怎么做?我真希望我有明确的答案,可惜我没有」。
与郝伊特共享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殊荣的莫基尔(Joel Mokyr),则对AI对劳动市场的影响持较乐观看法。
79岁的莫基尔在芝加哥郊区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透过视讯表示:「机器不会取代我们,而是让我们有机会从事更有趣、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他说:「科技进步不只会取代人力,也会创造新的职务。」
他表示,自己对未来劳动市场的主要关切不在于「科技失业」,而是随著人口老化、进入劳动市场的人减少,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