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爱滋防治优于全球 朝向国际95-95-95目标持续迈进
台湾近年的爱滋防治表现亮眼,不仅新增感染下降,关键指标也优于全球。疾病管制署副署长林明诚指出,台湾2024年达成「92-96-95」的成效,也就是92%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96%已知感染者接受治疗、95%接受治疗者病毒量成功抑制。相比全球平均87-89-94,台湾已全面超前。
林明诚强调,这项成果来自预防、筛检、治疗与卫教通通到位,也证明爱滋感染者只要及早治疗、稳定控制,就能维持良好健康状态。防治的重要关键在于「尊重与接纳」,让感染者在没有歧视的环境中回诊、服药,防治策略才能真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台湾爱滋病学会秘书长林冠吟医师也再次说明,国际上已获广泛认可的 U=U 科学证据显示,只要感染者稳定服药,并维持至少六个月测不到病毒量,就不具传染力。这项事实不仅大幅降低传播风险,也让感染者得以和一般人一样享有正常寿命与生活品质。医疗已足以控制病毒,但社会歧视仍是最大的阻力。
捷运化身「行动版卫教馆」 U=U走入市民生活
今年的世界爱滋日行动,以板南线捷运列车作为创新媒介。这条主题列车以鲜明的视觉设计呈现日常情境,包含「同处一室不会传染」、「握同一个手拉环不会传染」、「与HIV感染者交谈也不会传染」等醒目语句,直接破解长期以来的迷思。
爱滋感染者权益促进会秘书长林宜慧表示,多数感染者即使病毒量已完全被抑制,在职场、家庭或亲密关系中仍承受巨大压力,担心被贴标签。她希望透过捷运这个象征日常生活的公共场域,让大众看见 U=U 的科学事实,真正理解感染者在稳定治疗下并不具传染力,从而减少无形的恐惧与排斥。
台湾吉立亚医药总经理 Cathy Su 也指出,该公司长期投入医疗平权,希望透过创新方式让更多人以科学为基础理解爱滋,并支持建立友善、零歧视的社会环境。
台北展现城市成熟度 打造更包容的公共空间
台北向来以多元、开放著称,而「无惧爱滋、去除歧视」主题列车的启动,也象征城市朝向更高层次的「疾病友善」前进。作为指导单位,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长周羿希表示,未来青年局将持续支持更多以教育、包容与公益为核心的城市行动,让台北成为一座更有知识力、更有温度的地方。
从防治数据进步、U=U科学共识普及,到捷运列车穿梭城市的象征意义,都显示爱滋已从过去的恐惧印象走向科学与理解。当社会愿意放下偏见,防治才能走得更远;而当公共空间开始说出正确资讯,零歧视的城市就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