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医学大学今天举办「绿色肾脏照护新典范」记者会,主打「洗肾也能环保」。他们从早期防治、延缓肾病恶化,到推广居家腹膜透析,让病人不只健康升级、生活更自由,还能帮健保一年省下上千万元,堪称「医疗界的环保神队友」!

慢性肾病人口飙升!2027年恐破300万人

北医大校长吴麦斯指出,根据与国际 INSIDE CKD 计划合作的模型推估,台湾目前约有250万名慢性肾脏病患者,占总人口超过一成。更惊人的是,若照目前趋势发展,2027年恐突破300万人,医疗支出恐飙到621.8亿元。

吴麦斯说,所谓「绿色肾脏医学」并不是叫大家去种树,而是透过早期发现、延缓病程、减少透析,让病人活得更健康、医疗资源用得更有效率,也让地球喘口气。他笑说:「最环保的肾脏照护,就是让病人不用透析!」

北医大体系推动「绿色肾脏照护」以来,每年帮约50名患者成功摆脱洗肾命运,透析与死亡率下降约20%,也为健保省下上千万元,「健康、永续、双赢」。

「洗肚子」比洗血更环保!水电省一大半 还能自由生活

传统血液透析要定期跑医院、耗水耗电又费时;相对地,俗称「洗肚子」的腹膜透析(PD),只要病人学会操作,在家就能自己进行治疗。

吴麦斯指出,血液透析一年约用掉7.4万公升水、1963度电,产生320公斤废弃物,而腹膜透析不但能减少环境冲击,效果也不输血液透析,还能让病人过回「有生活品质」的人生。

根据资料,台湾新发透析患者5年存活率达55.1%,为全球第一,其中腹膜透析族群更高达68.7%,表现世界顶尖。

64岁退休教师:「我不想被医院绑住!」

64岁的王老师,因肾功能恶化不得不面对透析。想起父亲当年每周三次跑医院、被洗肾行程绑死,她决定换个方式。

「我不想那样过!」王老师选择居家腹膜透析,如今3年过去,身体稳定、行动自如,还能持续在机构担任个管师。她笑说:「我可以自己安排透析时间,想出门旅游、去美国看女儿都没问题,这才是我要的生活!」

健保署加码4.3亿 拚「绿色肾脏照护」全台开花

健保署署长陈亮妤今也出席记者会,她说,113年全台透析人口已达9.7万人,推动居家透析是刻不容缓的方向。

健保114年投入4.3亿元经费,鼓励各医院推广居家透析与远距医疗监测,让病人不用天天跑医院,也能安全接受治疗、减少碳排,迈向更永续的医疗新时代。

太太捐肾救夫 他从「命运接受者」变「人生主导者」

56岁的冯先生因遗传性多囊肾病,47岁就被医师宣告「离洗肾不远了」。他靠饮食控制撑了8年,最后仍得上腹膜透析。没想到太太主动提出捐肾,成功移植后他笑说:「太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双和医院院长李明哲指出,肾脏移植是终结透析的根本之道,但台湾平均等待时间超过5年,因此在等待期间选择腹膜透析能有效维持肾功能,也更环保。

医院也能环保!双和医年减2500吨碳排 等于2200辆汽车少上路

双和医院更是「绿色医疗」先行者,锁定血液透析进行碳足迹盘查,并推动数位化管理、废水回收与废弃物再利用。副院长吴美仪透露,2023至2024年间已成功减少2508公吨二氧化碳排放,等同2200辆汽油车停开一年!

吴麦斯表示,「我们希望病人不只活得久,也能活得好、活得绿!」北医体系未来将持续结合智慧医疗与远距监测,让居家透析病友能安心在家治疗、即时被医疗团队关心,同时帮地球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