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支影片由知名导演 沈可尚 执导,以真实的生活切片呈现现代人如何在压力与节奏间找到平衡,并以法鼓山长年推广的「心灵环保」理念为主轴,提醒人们:禅修不只是打坐,而是一种让自己重新感受生活、听见内心声音的方式。
「一天有1440分钟,你今天有没有留7分钟给自己?」
这句简短却有力的问句,成为整支影片的灵魂。法鼓山指出,现代人每天花数小时滑手机、追剧、处理讯息,但却常忘了与自己相处的时间。
「一天只有1440分钟,我们希望大家至少能留7分钟,关掉萤幕、静静地呼吸、感受此刻,」法鼓山表示,这不只是禅修,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影片透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呈现出「静下来」的力量——无论是林之晨在会议间隙望向窗外的那一刻,还是曾宝仪在镜头前闭上眼、深呼吸的瞬间,观众都能感受到那份「与自己重新连线」的平静与真实。
曾宝仪:呼吸,是我找回柔软的开始
主持人曾宝仪在片中提到,演艺圈节奏快、压力大,有时忙到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有时候,我只是安静坐著,什么都不做,让呼吸自然流动,那一刻,我会重新找回自己。」
她说,静下来不是逃避,而是一种面对。「我用呼吸提醒自己:人生不需要时时完美,只要愿意停下,就能重新出发。」
曾宝仪也坦言,学会「不急」是一种练习,更是一种勇气。透过法鼓山的「心灵环保」概念,她逐渐理解「静心」不是远离尘世,而是学会在生活的喧闹中保有一片安静。
林之晨:静下来,看见团队的节奏
身为科技公司领导者,林之晨的日程几乎被会议与决策塞满,但他坦言:「越是忙碌,越要学会静下来。」
他分享,静坐与冥想让他能更清楚地看见自己与团队的节奏。「当你安静下来,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不用那么快解决,反而需要时间去理解。」
他笑说:「在静中,我不只是找到答案,也找到与世界和平相处的方法。」这份从「静」中生出的力量,也呼应了法鼓山开山以来的理念——「心静,国土净;人和,世界和。」
「静」是一种力量:法鼓山20周年推动「心灵环保」再升级
法鼓山指出,「心灵环保」不仅是宗教概念,更是每个人都能实践的生活哲学。当我们愿意静下来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就能减少焦虑、烦恼与冲突,让生活更有智慧与慈悲。
这次的20周年纪念活动,不只是一场庆典,更是一场对「现代人心」的关怀行动。法鼓山希望借由这两支影片,成为人与人之间分享的契机,鼓励大众在家庭、职场或学习中,都能尝试让心静下来,学会与自己和解。
从静中生智慧,从心中生慈悲
法鼓山提醒,静下来不是放慢脚步,而是让心与行动更一致。当你愿意暂时放下焦虑、放慢呼吸,生活会因此更清晰、更从容。
「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心灵的修行者,」法鼓山说。从7分钟开始,找回与自己对话的能力,让「静」成为现代生活中最珍贵的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