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川岳诊所,明亮宽敞的空间、温润木质调与随处可见的植栽绿意,营造出如高级会所般的放松氛围,打破民众对传统诊所的冰冷印象。从诊间到健身空间皆采预约制专人陪伴,不仅保障隐私,更让每一次健康管理过程都像是专属订制的仪式感。

川岳诊所以东方医学为基底、结合现代运动科学,7年前自台中起家,今年起将服务扩大至首都民众,台北川岳诊所17日举行开幕记者会,「诊所不该只是病人最后的选择,而应该成为健康生活的起点」,中西医双主修的川岳诊所总经理吴峻青致词时表示,川岳的核心理念就是将中医治疗、AI科技与专业健身整合,打造一条从诊疗、复健到健身的健康一条龙服务。

缓解疼痛+运动重建 健身新手、银发族一站式健康方案有解

随著全球预防医学趋势兴起,川岳诊所的「中医医疗运动中心」模式,回应时代需求,更试图重新定义健康生活的样貌。许多刚进健身新手村的久坐上班族,常遇到运动效果不如预期、甚至愈动愈痛的困境,吴峻青说,这不一定是运动方式错误,而是身体还没准备好,这时候就需要中医从根本调整。

「在川岳,不用再担心健身房里不知该如何开始,从踏入诊所那一刻起,医师、教练会一步步协助你找到最适合身体的节奏。」川岳透过中医诊断与个别化运动建议,帮助健身者从体质出发,建立良好运动基础。面对银发浪潮来袭,要活就要动,尤其肌力是行动力关键,吴峻青说,对长辈而言,健身房是陌生人、中医是老朋友,川岳以渐进式运动训练课程,并随时提供医师咨询,让中医健身房成为银发族安心进入健身领域的敲门砖。

不再只是把脉开药!中医搭配AI打造「可视化诊断」

上班族长时间坐著不动,肩颈僵硬、腰酸背痛,过去疼痛治疗多仰赖经验推拿,川岳诊所院长李威毅认为,中医不能只是神秘把脉开药,应以现代语言说服民众,如导入AI技术、体组成分析与光学动作评估,从身体含水量、脂肪、肌肉分布到骨盆倾斜、肩膀高低、站姿歪斜等数据一目了然,精准分析体态与潜在疼痛源,「现在我们用图像说话,中医不再只是玄学,而是科学。」

川岳诊所的六星级检测体验,让民众在柔和灯光与轻音乐包围下完成AI体态分析,宛如精品沙龙般的环境设计,让原本紧张的健康检测过程也能转变为日常放松时光。李威毅指出,川岳不只是止痛,更强调不再痛,「针灸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我们给的不只是针灸或药方,而是会给回家功课」,从被动治疗走向主动康复、从诊间走向健身房,让患者进到健身室,透过专业教练指导患者,强化下背肌群、学会正确站姿与运动习惯,把肌肉练起来,才能真正向疼痛告别。

健身房不再是重训达人专属 川岳打造全民友善运动空间

从诊间评估、AI检测、针灸调理,到健身训练与生活习惯改变,川岳诊所以4大治疗核心项目:容貌、疼痛、疲劳、体态出发,进一步打造「疼痛终结一条龙」的健康新模式,让每个人都能主动掌握健康、远离慢性疼痛。

诊所内的健身空间跳脱传统铁架机台的刚硬印象,取而代之的是简约流线设计、专属教练一对一指导,让运动过程也能保有隐私与专属感。「我们的健身室并不是为了打造猛男,而是针对每名民众不同需求提供功能性运动建议,就算只是希望久坐不痛、爬楼梯不喘,都能找到适合的训练方案。」李威毅强调,一间好的健身房就像一间好的中医诊所,不是只能给比赛选手使用,一般人也应该走进来。

运动产业年收300亿 中医健身房瞄准「未进场」族群抢攻新蓝海

运动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全台市场规模高达新台币300亿元。吴峻青表示,不是每个人会进健身房,但很多人都会走进中医诊所,一般健身房活跃会员仅5%,相较之下,全台约有7成民众曾就诊中医,相信中医结合健身不只是跨领域,更是健康产业的全新起点。

「有多少人需要看病,就代表有多少人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吴峻青形容这是一片蓝海以外的蓝海,川岳诊所看准这样的市场落差,瞄准的并非现有健身族群,而是庞大的潜在健康需求者,率先提出中医结合健身房的创新模式,结合诊所专人陪伴、空间美学与预防医学理念,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让打造健康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时尚又愉悦的生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