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登记资料,摄护腺癌已连续多年稳居男性癌症发生率前六名,患者以50岁以上族群为主。随著高龄化社会持续加剧,摄护腺癌罹患风险逐年攀升。然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被误认为自然老化,导致超过三成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错失黄金治疗时机。
因应高龄社会来临与癌症挑战,政府透过「健康台湾」政策订定2030年达成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标,强调「早期预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并设立「百亿癌症新药基金」支持新药引进与治疗可及性。呼应政策方向,并进一步扩大对癌症的早期教育与健康倡议,今日由台湾泌尿科医学会(TUA)主办、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指导,结合台湾癌症研究学会、台湾泌尿肿瘤医学会、台湾枫城泌尿学会协办,癌症希望基金会、台湾癌症基金会、台湾肿瘤护理学会等病友组织响应,并由台湾拜耳公益赞助,共同启动「摄护腺癌大众卫教与数位互动倡议」MOU合作。以数位卫教工具启动全民行动力,让更多50+男性从觉察到行动,及早发现并治疗,实践抗癌生活新态度。
医疗与产业界协力共推,落实健康台湾目标
国卫院癌症研究所所长、台湾泌尿科医学会理事长查岱龙医师表示:「健康台湾政策以降低癌症死亡率为目标,其中早期预防与健康促进是关键策略。摄护腺癌虽尚未纳入现行国家癌症筛检项目,但随著高龄男性人口持续增加,相关健康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关注。这次MOU签署与LINE平台启动,正是医疗界与产业界协力推动健康台湾愿景的具体示范,期望让更多50+男性勇敢行动,不再被动等待。」
拜耳台湾总裁Ingo Brandenburg表示:「台湾拜耳长期致力满足台湾病患的需求,积极引进创新治疗,争取纳入台湾健保给付,并推动大众卫教与病友支持资源。这次我们与医界合作携手推动LINE卫教平台,结合自我检测、卫教动画与共享决策工具,有效提升病患抗癌行动力。」
拜耳总部摄护腺癌患者关系部门负责人Peter Said亦特别出席表示:「『Health for All』是拜耳全球的企业使命之一,我们长期投入新药研发,并致力于与病患及照护者共同打造解决方案。台湾拥有卓越的医疗品质与成熟的医疗社群,让这次的合作成为成功典范。我们希望透过数位平台,提升社会大众对摄护腺癌的认识与知识,这样的模式也有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启发与学习。」
LINE平台上线,打开抗癌生活入口
全台首个专为50+男性打造的「摄护腺癌LINE互动平台」正式上线,结合三大核心功能模组:
一、30秒风险自我检测,协助男性快速了解自身风险指标;
二、卫教动画与图文资源,以浅显易懂的内容说明摄护腺癌知识、诊断工具及治疗选项;
三、共享决策辅助工具,协助病友与家属进行治疗决策、强化医病沟通,减轻就医焦虑。
台湾泌尿肿瘤医学会理事长王弘仁医师表示:「许多50+男性会因排尿异常而误以为是自然老化,错过早期发现机会。这次LINE平台的推出,就是希望提供一个简单、好用的入口,帮助他们跨出健康行动的第一步。」台湾癌症研究学会理事长苏柏荣医师亦指出:「越早发现、越早治疗,预后效果越好。拜耳持续在摄护腺癌领域深耕,提供患者延长存活率,维持生活品质的治疗选项,搭配数位卫教平台的普及,提供更多50+男性,从预防走到治疗完整的医疗协助。」癌症希望基金会副执行长许怡敏表示:「许多男性在面对身体异状时常选择隐忍不说,特别是涉及泌尿或生殖系统,更容易忽略潜藏的健康警讯。这些沉默背后,藏著患者的不安与焦虑,也让家属在陪伴中承受心理压力。及早觉察、彼此支持,才能让身心同步准备,共同迎战病程。」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总监马吟津认为:「此次产学合作推动LINE数位平台,就是希望让预防成为日常,将癌症防治真正落实于生活中。透过这个平台,患者与家属能及时获取摄护腺癌相关资讯,及早警觉,让疾病不被忽视,有助于提升治疗成效。」
签署MOU,启动50+男性健康行动力
拜耳台湾总裁Ingo Brandenburg与国卫院所长查岱龙共同签署MOU,宣示「摄护腺癌大众卫教与数位互动倡议」正式启动。产官学各方代表共同参与启动仪式,象征九方合作单位携手推动50+男性健康行动力,守护每一位男性的抗癌生活。
现场展示的LINE平台操作画面吸引媒体与来宾热烈关注,许多来宾表示「这样的工具早就该有了!」即日起,民众可透过「摄护腺癌照护网-抗癌生活不『摄』限」LINE互动平台,免费进行风险自评、获取卫教资源与决策工具。邀请50+男性与照护者一同加入,从今天开始守护健康力!